李东学扮演的张翠山,一个很快下线的悲情人物,备受争议
好久没有看金庸的武侠剧了,好奇这1版的张翠山争议很大,把新版《倚天屠龙记》又拣起来看了。
不管什么时候,金庸的翻拍剧总是能搏得关注度,虽然那时候知道这部剧,但并没有留意。

只是知道导演拍的《射雕英雄传》,豆瓣口碑挺高的。
看了新版的《倚天屠龙记》前八集,导演的画面语言不错,动作戏虽然有点太多,但大量的实景拍摄,十分地写意中国风,还蛮有武侠的感觉,特别是片头曲刀剑如梦,妥妥的代入感啊。

金庸的小说里,感觉倚天屠龙、笑傲江湖里对正邪的探讨特别多,这个版本的感觉还不错。
李东学演的也挺好的啊。小说里,对张翠山这个人物确实没有太大印象了,隐约只记得殷素素这个人物的一些特点,
小说里殷素素是女扮男装,19版的直接是明眸善睐的美人儿,雨夜相见,烟雨朦胧,好象很适合一见钟情。

倚天屠龙记这个电视剧,张翠山和殷素素这一段,总要处理得不能占太大篇幅,所以感情进展会比较快,但同时又是在争夺屠龙刀中发生的,所以总有很多人评价,觉得这个张翠山是不是太不务正业了?
到底是去查明三哥被害的真相呢,还是去和妹子眉来眼去了?
但是,谈恋爱和追查真凶,确实是在这么短的戏份中,张翠山必须完成的任务啊。

所以,一开始的眉目含情,也是很合理的嘛,(不够合理也是导演给安排的,哈哈哈),
只是丸子头不够好看,还是放下点头发有感觉,附上景休的“美强惨”对比图。

跑到冬天的喀纳斯去拍摄,真是很拼,估计是零下十几度吧,我记得那里冬天旅游是不开放的,当地的牧民如果不是木头房子都不会在那里居住,温度太低了。

拍出来冰火岛的景色很美,只是从镜头上也可以看出来,演员都冻得脸和手都是红彤彤的,眉毛上都是冰碴,演员光鲜背后的辛苦可见一斑。

和张翠山流落荒岛,殷素素芳心窍喜,这就好象,嗯,有个恶人,把你和你喜欢的人抓到一个荒岛上,让他和你朝夕相处,不管怎样,刚开始总是开心的。

张翠山可能会矛盾一点。武当七侠,情同兄弟。小说里七侠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全真七子感觉金庸笔墨可没有这么温情脉脉),对师父更是情深义重,所以亲情、责任在身,虽然也喜欢殷素素,但却不象素素那么直接的喜悦,会有其他的考量在里面,所以内心会有纠结。

五当七侠,行侠仗义,在冰火岛终老,对张翠山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终生的遗憾,所以起誓与殷素素结为夫时,更多是一种决择的坚定,是一种承诺和担当,坚定又淡然的神情很符合这样的心绪,和满心喜悦的殷素素会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在冰火岛上重遇谢逊,孩子出生和谢逊发疯那一段拍的挺逼真的,孩子要出生的紧迫时刻,剑已在张翠山咽喉之处招呼,手指上满是鲜血,这一场戏的紧张感拍得特别好。

在碰到元兵欺压老百姓时,张翠山准备出手,低下身,对无忌说:看爹给你教训坏人。

怪不得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呢,只有在武侠的世界里,官府作为强权的代表,才会被武功高强的侠客吊打。

而这一刻,也是张翠山梦想中的场景与世界吧,能够行侠仗义,是一件多么快意恩仇的事儿。
“三尺长剑,斩不尽江湖恩怨,逆了苍天,直至天荒地老,”
自刎前这两句,这这这,编剧这台词你确定不是来讨打的么?

自刎这个场景太墨迹,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最后拍成了这么一个,张真人和殷素素有大把时间可以制止张翠山自刎的神奇场景,
俗话说,过犹不及。动作戏拍慢镜头是好看,如果感情戏拍得有违常理地慢,也就不好看了。
配音,不是没有问题,只是台词、场景设计也难辞其咎。造型不好看也是有争议的原因之一吧。

金庸小说里太多经典人物,那些色彩鲜明的配角人物也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黄药师、金蛇郎君、东方不败等等,反而忽略了张翠山这么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物。
想想他的人生也处处是矛盾啊,明明以锄强扶弱为已任,结果又爱上手段毒辣的殷素素,好不容易回到江湖中,却又得知殷素素把自己最亲的三哥给害了,对不起三哥,又不忍心杀殷素素,没有选择,只能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很悲剧的一个人物。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