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伤的强迫性重复
自责的一些特定的功能:它帮助受害者感到自己仍然对自己的命运有一定的掌控力,从而回避了彻底的无能为力感。通过把所遭受的创伤归因于“我自己有问题”,个体得以感受到“只要我的问题解决了,创伤就不会再出现”,以及“这个世界还是存在某种公正的”——它们是受害者很主要的希望感的来源。
遭受了虐待的孩子更容易自责,因为他们需要父母仍然是“好的”,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有所依靠”感,当他们遭受虐待时,他们相信是自己的错。
但自责对创伤的重复出现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不曾受过创伤的人,在关系中一开始受到伤害时,更容易看到对方的责任,从而更容易做出离开的决定;而那些创伤过的个体,由于习惯性的自责,往往不会选择离开伤害自己的人,直到悲剧不断升级,形成新的创伤。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