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人文观影会
命题作文
顺序(按照风格): 1)陈凯歌《百花深处》
冯先生是一个疯子吗?隐含作者导演觉得他是疯子吗?怀旧/乡愁 对现在的批判 地方感 空间更多是一种社会关系/精神 形象刻版印象
2)维克多·艾里斯《生命线》
1940年 二战最激烈的时候,而西班牙出于中立。弗朗哥独裁。婴儿的诞生。把时间浓缩在一个清晨。田园乡村是天堂吗?什么空间才是天堂?
3)伊斯特凡萨博《十分钟后》
东欧解体后匈牙利普通家庭的影响 历史的梦魇 试图一镜到底 长镜头:时空的完整性 长镜头内部的张力 人物之间 世界引力场 距离 摄影机代表观众的心理、情感距离 离谁更近?封闭 英语阶级性
4)吉姆·贾木许《国际组织·拖车·夜晚》
电话、吸烟 反思 时间影像 感受
5)沃纳·赫尔佐格《几千年前》
认同 纪录片 虚构 史诗 优美x崇高√现代化与原始部落的冲突 何去何从 何处安身立命
6)维姆·文德斯《距离托纳12英里》
影像特效声音表现主观潜意识 濒死体验 现代主义 表现主义 印象派
7)迈克尔·菲吉斯《关于时间2》
后现代 濒死 走马灯 童年青年老年 关系和情感 不可得 吊起来的玩具 break up 分开的老年人 一生 分屏 关系 互文性 问题: 1)各位导演如何诠释“时间”这一主题? 2)每部短片的风格是怎样的?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的?这种风格是由怎样的视听语言(形式)表达的? 3)几部短片表达了哪些层面的身份/认同?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