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国以后才知道的事
查看话题 >美国打工记 1
2010年暑假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大学组织的赴美"work and travel“项目,简单说来,就是中介在美国给我们找一份非常基础的工作,比如快餐店的收银员、帮厨,或者酒店里的housekeeping(打扫卫生)。工资在时薪8美金左右,工作时间3个月,第4个月用赚到的钱周游美国。
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还是挺有趣而且很难得的一次经历,当时写了一些日记记录当时的生活,发在了QQ空间里,很多朋友家人给我留言。
我把这些日记总结一下发上来,有一些观点和描述在现在的我看来是非常的幼稚和过时的,不过我还是尽量保持当时自己的想法和文风。
好啦,开始吧。
=============================================================================
在此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打过工的,也从来没有出过国。
一脸懵逼的我,和一名同学只身来到了地球的另一端,在一个名叫Hardee’s的快餐里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收银员+点餐员。
我永远都会记住,自己拿到的第一份薪水是$297.32。
这次经历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想我远比别人认为的和自己想象的要坚强。

我是拍照人,所以没有在这张照片里。当时遇到的朋友,有一个俄罗斯人,三位摩尔多瓦的美女,两个台湾男生,还有几个乌克兰的朋友。
Part 1 旅途+初印象
世界好大,还好有飞机把世界的距离拉的很近很近
直到降落在美国明尼阿布里斯机场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疯狂,原来我真的很勇敢。
我们的行程是北京-东京-明尼阿布利斯-迈诺特。


东京转机时拍的照片,以后的很多年里,我在东京转了很多次机,直到2017年,才第一次来到了东京,具体请看东京北海道的游记冬日里的童话1-北海道小记。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转了两次机,我终于到达了我的目的地,美国中北部一个只有三万人的小城市——Minot。
这个城市在美国的地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18线小县城,很靠北,离加拿大非常近。我们去的时候是夏天,每天晚上12点天黑,早上4点天亮,到了冬天,会反过来。
听当地的朋友说,冬天的时候雪会把房子覆盖,他们要从阁楼的窗户上才能出来。

我们从东京时间下午四点起飞,到了美国竟然是下午一点,飞机上从白天飞到了黑夜,又飞到了白天。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原来时差是真实存在的,原来地球真的是圆的。
这一天应该有30多个小时吧。
我的故事就从一个叫作Guest Lodge的Motel的205房间开始了。

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出过国,当时除了大学所在的城市昆明,也几乎没出过远门。当时是2010年,互联网还不如现在这般发达,根本没有地方可以查攻略,我去的这个地方,也是没有攻略可以查的。我以为全世界都和中国一样,招手打车……
迈诺特机场非常小,只有一条传送带,我们到了机场一脸懵逼,住处是中介订的,用办好的国际信用卡打电话,但是无法沟通,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没办法,只好走出机场,路边竟然没有出租车……也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简直两眼懵逼,举目无亲。
拖着行李,走着走着,看到一辆类似Taxi的车,和国内的出租车不一样,有点像low版的7座商务车。我和同伴啥也不出,拦下来就上(后来知道在这个城市叫车是必须打电话的,因为几乎没有公共交通,人人一辆车,我们拦下的车,是别人叫的车,哈哈哈)。
我们告诉司机我们要去Guest lodge,司机输入目的地,跟我确认了一下,我点点头,然后司机开车过了个马路,就到了……
真的!我们的住处就在机场对面!!!

放好行李,已经很久没吃饭的我们,出门觅食。
放眼望去,一个人都没有,路上有一些车,没有超过3层的高楼,一个一个低矮的房子,看不到超市,看不到饭店……

外面很热,我们一直走一直走,才看到一个subway,当时国内还没有subway,我们进去也不会点餐,胡乱点了一个面包,花了6刀多。
从此,我觉得subway是最难吃的快餐,持续了很多年,最近才有所改善。
住处旁边有个加油站,加油站里有一个便利店,完全不是711那种,啥也没,只有一些零食和冷冻食物。
一开始的饭,都是在便利店解决的。买冷冻的pizza、薯片、玉米片、面包……

后面会详细说。



当时还没有iPhone,拿着一个卡片机拍来拍去,手抖星人伤不起……
拍别人家是不好的,虽然这些小房子真的很漂亮。
Part 2 工作——初来乍到,熟能生巧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走进Hardee's时的心情,第一次拿起抹布,扫地,第一次拖地,第一次铲冰,第一次闯祸,第一次受到表扬……
我的工作是从中午11点开始,每天的工作从change bucket开始(就是换水,Frontline有两个桶,每两个小时需要换一次水,里面有特质的抹布,主要是擦桌子用)。每次换水都要标记时间,证明已经换过水。

然后是store,店里分为beverage bar和drive though,store主要是把杯子(分为kids,small, medium, large),杯盖(small, medium ,large),吸管(small ,large),还有barbeque 酱, horseradish 酱是袋装的,番茄酱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要,是装在桶里的,以及纸巾放在该放的地方,装的满满的。





清理垃圾桶,dinning room里有三个垃圾桶,Frontline有四个垃圾桶,这些垃圾桶任何一个满了都要马上换掉。


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把冰加满,说它重要,是因为这项工作是Frontline最累的一项工作,而我们店里的雇员,几乎全部属于老弱病残孕行列的。所以我成了店里的铲冰专业户,如果我休息一天,第二天去了冰几乎就空了,这应该是我在这里最大的价值了吧。

每次铲冰都拎着满满的两桶冰,走到前台,有个小梯子,因为我如果站在梯子上就无法拎起冰桶,所以我每天都是先把冰桶放在台子上,然后爬上梯子,再把冰桶倒进很高的装冰机器里。

当时没感觉,回国后我发现我穿衣服,总感觉肩膀部位很窄,其实是力气活干多了,肩膀宽了,大臂粗了……(心塞)
做完这些工作后,基本到11点半,现在客人就渐渐的多了起来,我要守在前台,负责把汉堡、薯条装袋(包装),for here的客人的汉堡是装在篮子里的,我要按照他们的号码把他们点的餐送到,还有如果有客人点了shake ,我要去做shake ,shake分为三种——chocolate ,strawberry ,vanilla(新产品berry berry 是季节型产品,八月底就没有了)。
这项工作基本持续到中午一点,这时午餐时间基本结束了,老板会特别明智的让你这时候go on break,这个州规定五个小时必须不带薪休息半个小时。

Go on break也是我的午餐时间,雇员可以打五折,Hardee’s的食物是完全按照美国人口味设计的,起司、牛肉饼、洋葱,都是中国人很难适应的,还好我在大学里练就了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的本事,不管多么难以下咽的食物,我都能放入嘴里,填饱肚子……因为真的太饿了……心酸。


1点半休息结束,回去工作,接着就是新一轮的change bucket、store,还有check table ,sweep ,mop ,就是擦桌子、扫地、拖地。一开始我每天都会把餐厅拖一遍,后来才只是,拖地是收店的事情,过去下午根本没有人拖地,呵呵,杀生啊。

从下午两点到四点,Frontline一般只留两个人,backline一般留一个人,还有个经理呆在办公室,哪里缺人哪里上。奇怪的是美国人都喜欢两点来吃饭,有时候会忙到晕头转向、天昏地暗,就像陀螺一样,四处转。
四点开始,晚上工作的一批人就来了,晚上工作的都是同龄人,早上都是老太太,中午是老太太和中年人。这时候我基本就在交接了,冰激凌、装汉堡的袋子、装薯条的袋子、叉子、刀子、勺子,总之缺什么拿什么,从后面的小仓库里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拿出来,小蚂蚁搬家似的。

这里国内翻译好像是得来速,就是开车去买,不需要下车,有一个窗口。
到四点半的时候,如果今天比较忙,经理会把你留下,让你干到五点,如果人很少,她就会send you home,意思不是送你回家,而是告诉你,可以走了。


当时的英语还很差,大学六级水平吧(是的,别骄傲,大学6级英语想要和美国人无障碍沟通,不可能的),所以一直都在打杂。
打了三个月的杂,某一天,总经理终于发现我能正常的和美国人交流,可以点餐了,是因为我当她的面点了次餐,我想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吧,更重要的是要在正确的人面前。于是乎,我就像打游戏升级了一样,终于不只是店里打杂的了。

想想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的熟门熟路,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过来的,好像从某一天开始,突然间变得什么都知道了,到底是哪一天呢?我想不起来了。
记得刚来的时候,我彻底变成了店里的笑料,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竟然连怎样把薯条装进袋子里都不会(铲薯条的铲子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原来要用大的那面铲起,用小的那面装进袋子里),Nick无奈的笑笑,“let me show you。”
这句话我听了很多很多次,每一次show结束后,我就又学会了一样新东西。当然也有自己开发的,比如旋转式的卫生纸,在国内我只用过,却从来不知道怎么换纸,来美国终于自己开发出来了。诸如此类的笑话我层出不穷,开始的那几天,自己也觉得自己像白痴一样。
在国内,从初中到大学,我一直都是班里的好学生,虽然算不上最好的,但绝对是大部分人羡慕的对象,到这里变成了最笨的。
这种心理落差是很大的,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我是做大事的,这些小事根本不应该我去做。”后来仔细想想,连小事都做不了,还怎么做大事呢?
店里有个很苛刻的女经理,叫Miranda,一开始不论是谁的错误,全部算到我头上,有一次她告诉我“today is slow ,you can go home”,我当时立刻火冒三丈,以为她说我很慢,后来才知道她说的是今天生意不好。其实有些时候有些自卑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别人认为你不行,而是你自己的潜意识就已经承认了。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些综艺节目,还有老掉牙的电视剧来麻痹自己,偶尔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工作时常常出现的英语单词,立刻变得很低落。梦想永远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把自己用梦想包围起来是弱者的行为,勇敢的人要用残酷的现实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段时间,我默默的告诉自己:我要证明自己,我是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比美国这些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就是强。就这样我完成了从白痴到精英的蜕变。我想在经历过这一切后,经后的生活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会努力去做,相信自己,我想我远比别人想象的和自己认为的坚强。

每天工作14小时
当时在快餐店打工的时薪是7.5美金,11am-5pm或者更晚,一周发一次薪水,一周的薪水大概是250美金,而我居住的汽车旅馆一周的房费就要200美金。
刚开始的日子真的别提多惨了,在店里经常闯祸,每天都想着该如何付房费。过了大概1个月的时间,非常幸运的,认识了2个台湾来的男生,他们把我们介绍给了他们的雇主,一位叫Wendy的雇主。

Wendy真的像天使一样存在,她是富二代或者富N代,家里在当地有农场、城堡、还有酒店产业。每年寒暑假她都会接受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来这里打工,因为,国外的学生真的比本地人勤奋多了。
在Wendy身上,看到了那句古话:富则兼济天下。
我们当时住的Guest Lodge就是Wendy的产业,她得知了我们也是大学生之后,就给我们减免了房费,每个月只需要交200美金,而且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份兼职。
于是,我多了一份工作,每天从8-11,去她的另一个酒店,Vegas,打扫公共区域。

我每天的工作从清洗酒店里的卫生间开始……是的,刷马桶,大概我这一辈子也只会刷这么一次公共厕所的马桶吧,请大家爱护公共厕所,嗯。
然后开始擦酒店的玻璃门,要擦到没有手指印,有专门的玻璃水,从此之后,我看到玻璃门,就非常不忍心留下自己的掌印……
结束之后,用吸尘器开始吸整个酒店的地毯,酒店的所有地面都是被地毯覆盖的。还好酒店不大,只有2层。

这一切都结束后,如果还有时间,我会去洗衣房帮忙。
大概到了8月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学生已经陆续l离开了,Wend让我们在快餐店的工作结束后,再去酒店帮忙,那个时候算了算,大概一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
加上兼职,一个月的薪水大概在2000美金左右,想了想自己现在的薪水,心塞……

这张照片,还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哈哈哈。
本来想一篇更完,发现已经这么长了……下一篇继续更,等我~
美国打工记2- 生活篇已经更新啦
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哦,如果喜欢这篇日记,请帮我转载推荐哦
-
sunnycloud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23 21:55:32
-
仗剑走天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26 14:11:59
-
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24 0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