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爱自己,远离那些总给你「无解题」的人
今天母校的名字又在朋友圈刷屏了,可惜不是因为什么好事,而是因为一位学妹的死。
这位学妹自杀的核心原因是男友自始至终嫌弃她不是处女,饱受精神摧残的她最终选择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结束这场看不见尽头的折磨。我真想有机会跟这个姑娘说一声何必呢,为了这么个人这么件事何必呢。可惜这个机会怕是永远也不会有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北京大学这所号称中国第一学校里,让我感到全身心的惶恐,因为如果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在面对这样情况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都只能选择以死亡的方式解脱,那对于别的学校的孩子、对于别的更平凡些的人,又该如何呢?有关事件始末可以 点击这里查看,具体细节在本文里便不多赘述。
我想一定程度上我是能理解那位学妹离世时的心情的,类似的事情不久前我便恰巧经历过一次。事情发生在我当时正一同吃饭的另一位朋友身上。那天我们一群人一起吃饭,有男有女,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原本很好。这时餐厅上了一道看起来很辣的菜,放在一对情侣面前。这对情侣中的男士看见了就顺手把这道菜从面前转开,然后和大家解释说自家女友这两天身体不适,不能吃辣,他怕女友嘴馋控制不住就帮她转开了。
这原本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我们也都没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可桌子对面的一位女士却突然爆发了,她几乎是以所能发出的最高音对她身边的男朋友吼道:
你看看人家,多贴心!你呢,上次也是我来例假,你把我一个人大冷天的留在地铁站,我被冷风吹了一路,肚子疼了好几天,考试也挂了让我现在还申请不到学校!你说我最后申不上怎么办!你说要怎么补偿我!你说,你说!
当我们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惊呆的时候,更让我们瞠目结舌的事件发生了——她的男朋友哭了。一个比我还高半头、壮一圈的男人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哭了起来,甚至不是眼眶红润的那种哭,而是豆大的眼泪啪嗒啪嗒地掉在碗里的那种嚎啕大哭。整个包厢瞬间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个女生有些声嘶力竭的尖叫和男生的哭声。很快那场聚会也不欢而散。

其实,我的这个男性朋友和那位素不相识自杀的学妹碰到问题是类似的,他们都陷入了「无解题」里,不知要怎么才能走出来,因此也都只能以非常规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情绪。什么是「无解题」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任何一段关系里,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而发生冲突、发生争吵,都是难免的事情。彼此都会有看不惯对方的时候,彼此也都难免会犯错,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冲突和争吵是双方都在努力尝试解决这些问题。那些有解的问题,比如回家晚了、信息忘回、饭菜咸了之类,都是可以通过双方彼此表达诉求来解决的问题。
而无解题,就是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至少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无解题分为三类:
第一类无解题,也是最经常发生的一类,就是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比如「把我留在冷风里的地铁站」,还比如「你那时候没出现在我身边」「你那次输光了家里的钱」之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翻旧账。这些旧账往往都已经在过往的交流中有了明确的道德定性,也就是有明确的对的一方和错的一方,而往往也都由自认「对的」那一方提出来。这类问题之所以无解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时间永远无法倒回,谁也没有办法阻止几年前那个冲动的自己。
第二类无解题是有关「生理缺陷」的问题。男生可能说女生皮肤不够白、胸不够大、腰不够细、腿不够长,女生可能说男生太胖、太矮、说话声音太细没有男子汉气概,等等。这些话经常会被以玩笑的口吻说出来,可对人所造成的伤害却并不会因此减少。因为这些不符合社会期许的个人特性,其实每个人都意识得到,有些人还会非常在意。他们不改变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不想,而是真的不能。比如我曾经的一位好友,因为男朋友总说自己脸大,节食减肥到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可脸部还是没有明显的变化,直到今天她也还没有完全从那次伤害中缓过劲来。
第三类无解题是有关那些「明显力所不能及」的事。比如女孩会要求家庭条件一般、刚刚步入职场的男孩要在一二线城市有房有车,男孩会要求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孩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些无解的问题经常会配上诸如「你看谁谁谁就做得好」这样的佐证提出,理由看起来都冠冕堂皇。可事实上被要求的一方收获的只有深深的无力感,以及随之而来的自卑和自我否定。两年前我半夜接到过一个儿时朋友的来电,他跟我说自己正在家乡的大海边乱走,既不想回家,也不想去哪里,就想这么一直走下去。因为他实在太累了,他觉得自己一辈子也给不了妻子想要的生活,他不知道要怎么才能面对这一切。

如果仔细观察生活,我想我们都不难发现:在一段良好的关系里,恋爱的双方都应该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好的人,也应该同时觉得对方是个特别好的人。用一句文艺点的话来说,让彼此的自尊能随时随地得到放松和按摩的关系才是良好的关系。而这些极度「伤人自尊」的无解题,对这些关系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为什么还是有人要不停地提这些呢?
因为首先,对这些频繁提出无解题的人来说,他们争吵本来就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想在争吵中「赢」。他们需要这种赢的感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同时让自己能够进一步掌控这段关系的走向,甚至进一步完整地控制对方。这些控制不仅限于行为,甚至还有情绪,还有交际圈,还有其他所有。
其次,对于这些人来说,因为在无解题里他们往往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所以在提出这些无解题之后,他们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要对方补偿自己。比如最经常发生的,要求对方用各种极端的、甚至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爱情。
最后,他们还会以提出各种无解题的策略来作为掩盖自己错误的终极手段。毕竟这些无解题都是没法解决的,那不管这些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犯了多大的错误,只要一提这些无解题,他们的错误好像就都变得不重要,变得无所谓,他们甚至还可以继续名正言顺地继续犯错下去了。

可即便这样,这些人会获得幸福么?其实也不会,因为当这些提无解题的人在不停地重复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也会在同时一遍遍重温他们在这些问题里受到的伤害,而也正是因此,他们很可能永远也没法从那些伤害中缓和过来。
可是,无解题却又好像是一条捷径,因为这些问题只要一提,眼前的别的问题立刻就能得到缓和,甚至他们立刻就能获得自己眼下想获得的东西。于是也就在这样思维的支撑下,这些以「无解题」为生的人,积年累月地以自身为代价,盘剥着那些也许甚至没有犯过错、没有伤害过他的人,然后两个人一起在看不见底的深渊里越陷越深。
所以,如果你正准备和某个你身边重要的人争吵,我希望你可以认真地想一想自己即将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能解决的,哪些是解决不了的,尽可能不要让这些无解题毁了你的关系。也许放弃这些无解题会让你在近期内觉得争吵起来有些无力,有些不占上风,可永远记得,一段健康的关系里的争吵永远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解决那些让关系进行不下去的问题。
而如果你身边有擅长使用无解题的人,那我希望你先默认他并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也陷入对了无解问题的依赖中。你可以好好和他谈谈,跟他说明白这些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来来回回地说也没有什么意义,大家不妨把时间多放在那些可以解决的问题上、多放眼在还有无限可能的未来上。如果他同意,那就给多给他一点时间,多给他一点信任,你会看见你们的关系在慢慢好转。
但如果他没有任何改变,依旧致力于让无解题成为你们每天生活的主旋律,那就:
让丫滚。

-你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