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寺巷
高中语文课曾有课前演讲,某一阵也不知谁开的头,大家纷纷开始讲吃的。有人讲到过定慧寺巷的烧饼,大约是“王氏林记”的。后来离开苏州多年,但“定慧寺巷的烧饼”一直记到现在。当时根本想不到,将来有一天我会在定慧寺巷附近逗留这么久。之前“王氏林记”重回定慧寺巷,我也排队买了一块烧饼,感觉并没有很惊艳。
定慧寺巷,因定慧寺得名。“定、慧”二字,取自“戒、定、慧”,戒律、禅定、智慧。定慧寺巷原来又叫王判司巷或寿宁寺巷、双塔寺前,位于凤凰街北段、干将路南面,很短的一条巷子,大概三百米。位于凤凰街的西口有座石牌坊,额题 “定慧寺巷”,镌联“名士当年留旧宅,禅门今日尚生辉”,书法十分大气。里面是“日出推窗喜见塔影,夜深闭户静听橹声”。“塔”即“双塔”;“静听橹声”,不知是不是王长河。定慧寺巷的东口正对着吴王桥,不远处就是双塔菜场(改造升级中),原来的“王氏林记”总店就在这里。

定慧寺最早的渊源可能始于唐朝,现在是西园戒律幢寺的下院,难怪给人的感觉很像。定慧寺不要门票,西园寺主动退出了4A景区,这样的做法在今天算是很清奇了。定慧寺里有个对外开放的小图书馆,不过上次去是中午,工作人员不在,没能到书架前看看。苏东坡和定慧寺还有些故事,西园寺的官网上有详细介绍。定慧寺东面的弄堂叫“苏公弄”,往后走有个小亭子,上书“半亭小憩”,有对联“斜阳塔影神仙境,烟柳花溪淡雅人”。真是妙!

双塔是宋代保存至今的两座砖塔,造型非常优美。里面有很多碑刻和石雕,很有文化、艺术价值,可惜鲜有人问津。门票8块,园林卡不能用,只收现金。我每次去都是去赏玉兰或者蜡梅,春天里那几株玉兰花开真的可以用“震撼”来形容,非一般的花可以达到。有几株蜡梅特别美,就在罗汉院正殿遗址东边。本来蜡梅花瓣的质感就很神奇,那几株宛若美玉,不知是什么品种。这种感觉就和某次苏博的竹器展一样:明知是竹子,偏觉得是红铜。门楼的砖雕也非常精美,上书“寿宁万岁”四字。双塔寺前有一小广场,墙上书“唐宋遗韵”四字,两边银杏庄严,缺一个打太极的老先生。






比起平江路、山塘街这样的网红,定慧寺巷才是真正接地气的苏州小巷:很不起眼,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巷子全部由小方石块铺成,两边有药店、饭店、水果店、冷饮店、炒货店、五金店等等(想起之前和友人的讨论,至今我还是反对店名招牌统一化)。
我最喜欢的两家店,一家是“紫笑香饮食店”,特产是冰镇苏式薄荷绿豆汤。夏天时生意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况且还有外卖。有人评价“在苏州绿豆汤届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非常到位。每年夏天营业,冬天店铺出租,去年是火锅店,今年是羊绒衫店。

另一家是“兴奋羊肉”,一直觉得店名很神奇。尽管羊肉越来越贵,回苏州后的冬天还是在这里切了很多次羊糕。我并不十分热衷羊肉,羊糕是可以接受的,他家的羊肉小火锅也很美味,两个人吃刚刚好。每年冬天营业,夏天店铺租出去变蔬菜店。“时令”这个词,在苏州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室友很喜欢“满江雨”,做本地菜,价廉物美。还有几家卖文房用品的店,感觉很有历史。清朝时双塔和定慧寺之间曾经建过贡院,现在是吴作人艺术馆。巷子东口泡桐树边有家“老陆稿”卤菜店,比观前的“陆稿荐”靠谱多了,当然我还是更喜欢德林的味道。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设定成步行街,不过为了紫笑香还是可以忍受的,至少比穿越平江路容易多了——不过等“双塔市集”开了是不是还能顺利通行就很难说了。
冬至夜可以没有冬酿酒,能够去兴奋羊肉切块羊糕、去朱新年吃两个大团子也是很开心的。
木木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智齿崩坏 (3人喜欢)
- 典型和不典型的一天 (4人喜欢)
- 产假余额为零 (5人喜欢)
- 相约星期二 | 祸兮福兮
- 2024年终回顾(简易版)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