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古装剧大致盘点
2019年古装剧市场形态盘点
随着本周由冯小刚监制的古装剧《剑王朝》在爱奇艺上线,在腾讯和爱奇艺同步播出的《庆余年》,经过几周的“发酵”,好评度和话题性引起热议不断,沉寂了一年的古装剧在2019年年底终于涌现出“回头潮”的态势。
不论是,“百日展播”过后,优酷悄然上线由罗晋、李一桐主演的《鹤唳华亭》,其考究的服化道,几度反转的巧妙剧情,以王劲松、苗圃、郝蕾为代表的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还是,台播转网络拼播的《庆余年》,虽为穿越类型,但其轻喜剧的外壳包裹的历史权谋正剧的内核,加之陈道明、李小冉、吴刚等老牌演员的助力,“小爆款”的雏形凸显,再有古装轻喜剧《恋恋江湖》、无厘头搞笑剧《从前有座灵剑山》、流量小生李现首次主演的古装武侠剧《剑王朝》等一批古装剧集的开播,有人称此种“井喷式”现象为古装剧的年末KPI(关键绩效指标)冲刺,或者“开闸放水”式播出,亦或是周期性的“去库存”。




无论是怎样的热播,最后一个月的接连播出,是否就意味着古装剧会在寒假迎来“暖冬”?这种猜测的答案不得而知。然,纵观2019一整年古装剧的市场业态,它已然形成了在特殊年份和政策环境下的特征和亮点。本文就对2019年五大省级卫视平台与优酷、腾讯和爱奇艺网络视频平台播出的古装剧做一个年终盘点。
古装剧,不仅有丰富的内容量,多样化的题材,更重要的是有雄厚扎实的观众基础和收视市场。因而,说古装剧是国产电视剧的一大商业类型,也不足为怪。近些年来,古装剧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且以暑假和寒假两个周期尤甚,而其吸引资本投资的影响力也水涨船高。每年古装剧的播出量也不在少数。
2019年截至12月12日,五大省级卫视和爱优腾三大视频网站已播出的和在播的古装剧约有24部。

政治大年“限古令”“百日展播” 古装剧市场萎缩
2019年是70周年的国庆大年。古装剧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非常严峻。7 月份国家广电总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调研指出: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始终保持高压。国家广播总局部署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电视剧展播工作,选定献礼剧自8 月起播出,维持3个月之久,即“百日展播”。
与往年相比,24部古装剧确实少之又少。
上半年里,从卫视平台来看,年初仅有湖南卫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制作水准和品相尚可,还能引发热搜热议。浙江卫视作为次晚黄时段周播剧,有《小女花不弃》《独孤皇后》《重耳传奇》3部之多,但从投资、宣发到制作水平和反响,均没有太多水花。
从视频网站来看,除了爱奇艺的《皓镧传》因为于正的热搜体质、主演吴谨言和聂远的再度合作而产生些许争议之外,腾讯的翻拍剧《倚天屠龙记》在播出后的下半年,因韩星金希澈的喜爱而频上热搜,其他剧集均如石沉大海,反响不大。
暑假期间,卫视方面,首先是浙江卫视播出了备受关注的《九州缥缈录》,该剧几经延后,并在开播毫无宣发,但因江南“九州”系列原著IP积累的人气,以及去年前作《九州牧云记》的成功,而带来不小的收视热潮。而湖南卫视播出的《封神演义》和《大宋少年志》,既有争议之处,反映也不够。
视频网站方面,暑期精品大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和《陈情令》播出。优酷自制《长安十二时辰》已经播出就成为爆款,其电影化的制作手法、精美的服化道、奇巧的故事结构以及精湛的演绎,都成为古装剧的新标杆。《陈情令》则从传统文化的传播角度,走出了一条另类之路,也捧出了多个流量明星。
在“限古令”和“百日展播”的影响下,既《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等播出之后,古装剧再难觅踪影,整体呈现一派低迷颓势。直至年末才有了这一波古装剧泉涌式输出。
卫视平台版权大剧减少
纵观今年的古装剧,五大省级卫视中,仅有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还有播出,两个卫视古装剧总共也只有7部。
其中,古装剧大户湖南卫视却只有上半年的3部,而且,仅年初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一定热度,但从投资规模、演员阵容和收视反响来看,却并非大投入大制作的大型古装剧。
而浙江卫视,虽然有4部古装剧,但不是像《小女花不弃》一样,小而美的小成本剧,就是像《独孤皇后》一般,宫斗流水线作业,只有暑期的《九州缥缈录》还属IP改编剧,可是因为面临撤档的危机,播出时间不断的延宕,甚至出现了开播前半个小时临时改期的情况,于是,在正式开播之后,收视也并不太可观。
卫视平台版权古装剧的减少,也是一种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理性购买的回归。从卫视已播古装剧来看,都是在卫视次晚黄时段的周播剧场播出。周播剧的形式,在收视水平上,与黄金时段日播剧相差甚远,在播出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上,也不能获得保证。加之如今年的“限古令”“百日展播”,此类政策因素的制约下,卫视再去斥巨资购剧必然得不偿失。
独播自制剧异军突起 拼播模式搭配同行
反观视频网站,古装剧不仅数量大,自制网剧也异军突起。从网播古装剧来看,爱优腾三家今年总共就有17部。这其中还并未把卫视的版权剧在三家视频网站的拼播算在内。
其中,腾讯独播有5部,爱奇艺独播也有5部,优酷独播3部,还有4部为两家或三家视频网站拼播。
腾讯独播的5部剧中,只有《新白蛇传》是购买第三方版权的,其余《倚天屠龙记》《大唐魔盗团》《凤鸾》《陈情令》4部剧,在出品方的名单中看到了腾讯视频、企鹅影视的身影,其中《倚天屠龙记》是金庸武侠大IP翻拍改编之外,另外3部都是腾讯自制网剧。
爱奇艺的5部独播剧里,有《大周小冰人》《新白娘子传奇》《恋恋江湖》这样由爱奇艺独家自制,或者爱奇艺专资网络小说改编培植专项网剧。爱奇艺已经从故事剧本的源头开启了专项扶植计划。其余如《皓镧传》《剑王朝》,也属于参与出品的网剧。
优酷的《长安十二时辰》《东宫》《鹤唳华亭》3部独播剧,则均是优酷专门定制的大投资大制作的大戏。其中《长安十二时辰》更是走起了电影级别的制作路线,《东宫》被撤档之后,于半年后再次上线,并且做了相应的剧集调整,充分的显示出视频网站自制网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除了自制独播剧,今年的拼播古装网剧也崭露头角。往常多个卫视平台的版权剧联合播出,较为常见。亦或是卫视版权剧,同步在爱优腾三大视频网站同步播出,以此来分担大制作版权剧的资金和成本压力。例如爱奇艺、腾讯视频拼播的《庆余年》,就是在上星无望之时,转投视频网站门下。而今年的古装网剧中,也出现了网络自制剧的网站联合拼播的现象。例如《大宋北斗司》《从前有座灵剑山》就均采用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两家联播的方式,《白发》则是由爱奇艺、腾讯和优酷三家联合播出。
总而言之,视频网站愿意斥巨资制作或参与出品大型古装剧,是其对古装剧这一大商业类型剧深厚的观众市场的信心和投资。而视频网站之间的联合拼播,其实也是对政策风险的理性评估和资本风险的合理分担的一种表现。
精品化、工业化成为主题
纵观今年五大省级卫视和三大视频网站播出的古装剧,令人赏心悦目的精品之作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往卫视平台版权大剧才有的工业化制作水准,在今年的古装网剧中也蔚然成风。
例如暑期优酷独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剧本选自结合历史背景,编排出复杂丰富的马伯庸原作。而完成优秀具象化,将之以视听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则是曹盾与其整个优良团队。本剧最大的特点,便是将电视剧拍得具有“电影质感”。其镜头量之大,运镜之伶俐讲究,尤其是一镜到底长镜头的灵活调度,有的是流畅介绍风土人情、分工状态,另有一些则是拍摄战斗过程的长镜头。古装剧电影级的呈现,其人员调度之严谨,分工之清晰,节奏之稳妥,不可不说是成熟的制作团队精良的工业化结果。
《长安十二时辰》不仅成为今年古装剧的精品化的一大代表,也成为日后古装剧制作的新标杆。
再如最近爱奇艺和腾讯刚刚联合播出的《庆余年》。《庆余年》在这一波古装剧播出大潮中能够脱颖而出,在于编剧对原著精巧的调整与改编。本剧虽然也属于“穿越剧”,但并未落入俗套,仅套用穿越的外壳而已,其内核是以现代观念介入古代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营造戏剧冲突。所谓“今学古渐”的宏大观念碰撞,是否能带来对古代社会文明和政治制度的冲击与反思,是这部剧的最大吸睛点。此种宏观的叙事手法与去年的经典作品《琅琊榜》系列有几分相像。
此外,本周开播的《剑王朝》便是冯小刚监制的。随着视频网站地位的不断上升,顶级资源和行业人才也逐渐向网剧靠拢。网剧制作班底和水准的提高,也使得电影与网剧的“鄙视链”逐渐被淡化。配置优良资源,打造精品剧集,成为古装剧创作的主题。
IP改编仍为头部剧首选
从题材来看,2019年的古装剧中,头部大戏仍然以主流IP改编为主。
如年初湖南卫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是改编自关心则乱同名小说,原著是热门的女频IP,该剧也成为年初唯一有口碑的古装剧。
暑假期间浙江卫视的《九州缥缈录》,则是江南的热门男频大IP。“九州”系列足以代表中国奇幻文学的顶级水平,其宏大的世界观,奇绝的多种族构成,瑰丽的个性人物,自然就成为了卫视平台头部剧的必然选择。虽然播出之前一波三折,但丝毫不能掩盖掉大制作的风头。
网剧方面,由IP改编的古装剧更是有7部之多。不论是如《新白蛇传》《倚天屠龙记》《新白娘子传奇》,由经典小说为基础,也有经典剧集在前,再次翻拍经典IP。或是,不断被提到的《长安十二时辰》这样的大IP。还有男频热门IP《陈情令》,根据墨香铜臭小说《魔道祖师》改编,该剧从开拍就热议不断,开播后又经历了从“唱衰”到“追捧”的反转,再到其强大的造星能力。这部剧已然成为了破圈而出的爆款。
“古装+”成类型大势
从类型来看,今年的古装剧,不仅囊括玄幻、武侠、历史、传奇等惯有类型,更增添了悬疑、推理、喜剧、奇幻、青春、神话等多种元素,“古装+”成为剧集“叫好”又“叫座”的保证。
如许凯、张榕容联手的《从前有座灵剑山》,根据同名动画改编。该剧在仙侠背景的基础上,主打“2.9次元”的无厘头的气质,通过搞笑元素取悦喜剧迷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了原作的逻辑架构,对其在视频网站上的传播起到助推作用。
如李现、李一桐主演的《剑王朝》,在武侠世界这一大类中,添加了一出“修行”与“逆修行”、“刺杀”与“反刺杀”的动作大戏。在拍剧之前,原著已改编成游戏、动画等形式,具有先天粉丝基础。
再如张新成、周雨彤主演的《大宋少年志》,在塑造英雄人物的同时,打破“牺牲型”和“抗争型”英雄的思维定式,将少年英雄偶像化、青春化,在为国为民奋斗的同时,又不失少年的小小烦恼。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与作为播出平台的湖南卫视之间相辅相成。
此外,今年还出现了诸多“甜宠”、“虐恋”、魔幻、青春等细分类型的古装剧,其“小而美”“小而精”的制作,既节约了成本,又具有实验价值,还很好的拓展了古装剧的覆盖范围。“古装+”成为类型大趋势也是理所当然。
至此,本文对2019年古装剧做了一次大致的盘点。今年虽是政治大年,古装剧整体市场疲软,但也正因此倒逼古装剧的调整与改善,反而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极高水平和代表性的古装作品,并带动剧集多元化、革新化,走上一条工业化的道路。
-
Mis. T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3 02: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