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跳岛暴走记—豊岛&犬岛篇
我又堕落了,哈哈哈哈……
说好11月的下篇更新,完全被最近排满的schedule抛出了脑后,导致落笔之后的自己焦虑缠身,话痨属性再次开启,第一日的豊岛&犬岛篇就字数爆满。
所以之后的跳岛游记将以每日的跳岛作分割,一日一篇游记,并且多图预警!
好啦!废话到此为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开濑户内海四岛的神秘面纱。

豊岛
跳岛的第一天,因为是报团出行,一早就匆匆吃了前日在便利店买的铜锣烧+咖啡,准备好跳岛的PASS,和小伙伴兴奋地赶到集合地。

还好前一日的踩点工作,我们直奔目的地——高松旅游案内所(相当于国内的旅游集散中心),向工作人员出示了一日团的确认单,就提供了当日的行程安排。
可惜行程安排只有英文介绍,但是日本很多直译名还不如看日文版介绍,起码一些繁体中文还是能看懂的,以后就有经验啦,到案内所先找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接着找日文,会更便捷些。
9点40分准点出发,由导游小姐姐们拉着一众岛国人民、外国友人以及我们,开始我们的豊岛+犬岛的跳岛之行。
这次因为是有两个岛屿的行程安排,所以体验了一回高速小汽艇的专旅,好在上午风和日丽,海上之行还是非常平稳的,也没有大风大浪的打搅。
导游小姐姐也在我们乘船去豊岛的间隙,图文并茂地介绍当地的历史和所要观赏的艺术品,然而因为一大早的早起,此刻的小伙伴和我在犹如摇篮般的小船上略微有些昏昏欲睡,伴着小姐姐的日文以及夹杂着的英文,还是一路睡到了豊岛。
到达豊岛,更觉得果然是个小岛呢,停靠的码头不及高松港的三分之一,目测到港的船只也就只有1-2艘,而且似乎都是小船。
当然,岛虽小,有艺术展览则灵。
参观的第一个点就是“豊岛横尾馆”,横尾馆是用废弃的老屋改建而成,展馆本身并不大,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由“仓”、“母屋”和“纳屋”三部分构成。

在我从入口到主厅,然后主厅会通上二楼的阁楼,原路返还到主厅后,再从后方庭院到达一个类似“烟囱”的偏厅,偏厅穿过一个类似门廊的玻璃房,便就是出口了。
也许从我形容的动线来看,豊岛横尾馆布局依旧不是那么清晰,而且展馆的特殊性,也无法拍照展示,但是相信我,当你进到这所由艺术家横尾忠则与永山祐子合作的美术馆后,那种介乎于生死,超脱于人神魔三界的创作艺术,会把你带入别样的视角去理解人的生死论。
尤其在主厅阁楼的几幅作品,通过影像技术合成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神像”,让人在盯着画作的同时,也深陷在了神像中看似不断流淌的“河流”,仿佛有种莫名的力量把你从画外吸引进画中,明明神明的注视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安抚,却在这个作品里完全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让人只想抽离。
很难言述自己对于这作品的感觉或者说体会,也许至于我一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这副画像是在借用“神之凝视”来透过我的注视,与“本我”完成超脱于“自我”的精神交谈,所以这是令我感觉到不舒适的,犹如被人扒光遮蔽身体的衣物,把内里或纯粹或混杂、或是人性之善,或是人性之恶……都赤裸裸地被剥离本体公布与众。
说到这里,是不是对于这座豊岛横尾馆有种很神奇、很微妙的好奇之感呢?




小TIPs:
豊岛横尾馆详细介绍:http://benesse-artsite.jp/art/teshima-yokoohouse.html
非艺术季的门票:520円
作别了“豊岛横尾馆”之后,又陆续看了几个小点,比如垣内光司的“豊島愛ランドスケープ”,青木野枝的“空の粒子”,以及让人感觉“露宿街头”的中饭集合地——安部良“島キッチン”。



好心的司机大叔还在我们赶往中饭集合地的途中,绕路去了豊岛最美第一弯,也就是豊岛美术馆外围的一条大路,从十八弯的山间公路中突然豁然开朗地看见濑户内海的那一刻,内心对于没有参观到豊岛美术馆的遗憾也略微减少了一些。
彼时中午和煦的阳光带走了清晨从地表腾起的朝雾与寒气,温暖地照射在路人及我们身上,从濑户内海吹来的丝丝海风又拂去了少许午后的燥热,感觉就想让时间停止在此刻,定格在这个最美的弯道上。
没有工作上Deadline的急迫,也没有要求繁复的方案需求,一切就如濑户内海与天际交融的纯粹之蓝,让人感受到无比的宁静与身心放松。

一日团游的包餐也是坐在艺术季的作品之中食用的,可实在有点无法接受日式的冷食啊,虽有美景,然无福消受。





酒足饭饱之后,又观赏了豊岛另外两个作品:大竹伸朗“針工場”与塩田千春“遠い記憶”。


对于前者的“針工場”感触并没有很深,倒是对“針工場”后庭的一家由一位80多岁老婆婆经营卖草莓周边的小店更有兴趣,虽没有尝试这家更具特色的草莓冰激凌,小伙伴还是很有兴致的买了一瓶草莓酱,准备回去买袋切片面包搭配着作第二天的早饭。
当然,后话就是这瓶草莓酱最终都没有在岛国本土开封,小伙伴最终还是原封未拆的扛回了国。哭笑不得……所以味道如何,我还是未有亲身见证。

据导游介绍,豊岛在上世纪90年初期被非法倾倒了许多的工业废弃物,导致岛屿的土地和周边海洋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也因此岛上的居民苦不堪言,看着原本资源富饶的岛上土地逐渐被废弃物污染殆尽。
岛上居民忍无可忍,组成自治会筹措资金寻求法律途径,多次与政府抗争协商,终于在2000年时日本政府和香川县政府同意出资解决那些被倒闭工厂废弃的污染物,并且正式向豊岛居民道歉。(以上资料来源网上资料搜集)
而塩田千春这个作品材料都是收集了曾经岛上那些已经倒闭的工厂留下来的废弃材料制成,把搜集到的窗户门框搭建到这座废弃的建筑中,深入其中的我也感觉仿佛穿过了时间的隧道,同时更加对于岛上居民捍卫自身的权益深深折服。


在等待高速船的间隔,被码头附近一个小角落的好多只喵星人吸引,他们似乎对于来来往往的游客习以为常,就算近距离的逗弄与拍摄,都没有对他们晒太阳这一日常行为有所影响,倒是有一只出奇小的喵星人格外的亲近人,只要俯身就会很快地靠上来,求抚摸。


犬岛
参观完了豊岛的五个作品之后,我们就又回到了码头,坐船到了下个岛屿——犬岛。
犬岛呢~是比豊岛更小的岛屿,总面积约0.54平方,人口约50人(犬岛信息源自马蜂窝),so就这面积用个大半天也能环岛走一圈了吧。
但就在这微小的岛屿还是分布了两个艺术季的主要作品:「犬島精錬所美術館」与「家プロジェクト/家计划」,以及犬岛植物园。

其中最令我体验难忘的是犬岛精炼所中的一座没有人为光源的走道,全部的光源都是自然光,然后通过弯道中布局一定角度的镜子,让外面的光线通过镜子的反射,令漆黑的走道能以模糊的形态呈现在你面前,但每一次经过弯道,你都无法辨认,眼前的是真正的出口,抑或是又一面镜子。
就好像人生中所遇到的坎坷与绝境,似乎一切都已经无法变通成为死局,却在一个未知的转角处,发现了通往那柳暗花明的转折,而当你在出口迎接真正的阳光,回望身后那深不可测的黑色通道时,才会感叹人生原来就是那么简单,未知的黑暗让你裹足不前,但其实不远处就是通往光明的出口。
身处在未知一切的世界,总会思考很多或许会发生、或许不会发生的最坏设想与最好结果,在前行的过程中摸索,害怕自己一脚踩空,全盘皆失;又似是轻而易举获得的成功,迷蒙了双眼,撞得头破血流;然而当走到那真正的尽头,迎接自己的仍是万物之源——大海、天空与阳光。
或许此刻的心境已然开阔,变得不再那么患得患失,变得开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变得既重视结果也感知过程……此刻一切的回望都是对于人生的感悟与自我的“妥协”。
当然精炼所中也陈列了柳幸典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灵感都是源自三岛由纪夫写的《太阳与铁》和《英灵之声》,亦是柳幸典的致敬之作。

犬岛精炼所美术馆本身是由一家废弃的炼钢场改造成的展馆,所以犬岛这部分地域散落了原先很多炼钢厂的旧址。





犬岛的另外一个艺术季作品则是由妹岛和世发起的非典型作品集中地,家计划中散落在犬岛各个角落的项目作品都是由妹岛和世与各个艺术家们合作的。
不过说实在的,有些作品并没有很打动我,而且由于是需要自己去寻找和发掘隐藏在错落中的各个作品,相对于艺术品,我则更关注到生活在这座小岛上的居民日常,也许真的是世俗的平凡生活才更适合我。


在观赏完的犬岛另一个“家计划”的作品集之后,无处可去的我们就在犬岛的岸边座椅,享受着片刻的夕阳西下之景,顺便也偶遇一只“仙鹤”,等了半宿才抓拍到它展翅飞翔的那一刻,想象着它扇动翅膀的震动是否又会掀起另一边海岸线的“惊涛骇浪”。

第一日的豊岛与犬岛就在绝美的夕阳落日下完结,虽有遗漏很多作品没有观赏,却又在更多“转角”遇到未知的惊喜,总的来说,豊岛与犬岛更像是让人在游历人生浮华后,看透了人生背后的本质——“终结”。
这也许对于是对传统的死亡观念的一次剖析与颠覆,人终会有那一日的降临,不可避免,也无法逃避。但是在终结的过程中,足以有让人记忆深刻、不免动容的瞬间与回忆,会把这段旅程点缀得更加丰满与多彩。
生,为死而存在;死,为生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