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的1个模型4步骤,让营销翻十倍。
1个模型理解裂变底层逻辑
其实,裂变本质上只是流量运营的一个具体环节,这个环节可能处在不同的位置,而位置的不同,则会导致运营流量的思维出现不同,进而影响实际结果。
传统的流量运营思维,基本会遵循这个样的顺序: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用户变现—用户推荐。
这是传统的流量运营模型,成为海盗模型,但是,这个模型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流量会层层流失,需要在最开始的获取环节保证流量供给,很难通过变现后的推荐带来大量新流量。
4个步骤
1. 明确目的
任何裂变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增长,这里面包含两个维度,拉新和转化,这里面有很大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区分新老用户,这是该步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根据用户调研推出一个活动或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知识付费或教育类产品,这就需要对内容进行把控,因为其是此类产品的核心。
第三点是选择北极星指标,这是你后续策划和执行的核心出发点,一般会选择拉新量、转化率、ROI这三种指标,当然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 策划流程
有了目的,就要设计清楚裂变的路径及细节,这一步叫策划流程。
首先要选择投放渠道,微信生态里主要是公众号、微信群和朋友圈,这个的目的是寻找种子用户。
所谓种子用户,是裂变第一次启动所需要的参与者,可老可新,但有两点要满足:一是量大,二是质高。
大量的种子用户可以为裂变带来很高的势能,而质量高即有粘性的种子用户会持续扩大裂变影响力,让长尾效应更加明显。
其次是裂变形式,这就有很多种,选择最适合或最想要的即可。
最后是裂变路径,有四点是需要把握的,即分析案例、小白视角、复制迭代、组合玩法,做到这四点,一个有效果的裂变活动基本就能保证。
分销裂变路径
3. 细节执行
方案出来后,就可以进行具体执行,这里面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营,二是文案。
运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个:
(1)防截流
这是所有做裂变的人最头疼的事,之所以头疼不是担心真会截流,而是给用户造成困扰,影响裂变效果。
试想一下,当裂变群里突然有很多广告,此时正在有流量进入,这些流量会有多少变成传播者?估计会减少很多。
再群裂变兴起初期,防截流多是人工操作,难免有疏漏,现在的一些群裂变工具自带踢人功能,发现广告即踢,甚至能拉黑,可以好好利用。
(2)换群
裂变一般采用的是用户主动进群,每个群满一百人就要跟换进群二维码,此称为活码,以前也是人工操作,需要专人负责,但难免会因为额外事情而耽搁,损失一部分流量。
活码更换工具有很多,像金数据、草料二维码都可以人工更换,现在的裂变工具多数是支持自动换码功能,也解决了人力问题。
(3)审核截图
因为要确认用户转发,需要对方提供截图证明,这一步很简单的操作,但以前也是靠纯手工,一旦流量过多运营压力就会很大,好在现在的裂变工具也支持审核截图功能。
至于文案,则要注意以下几种场景:海报文案、详情页文案、裂变过程中的话术。
4. 效果测试
裂变活动在正式推出前是要测试的,即在路径和产品、创意都确定好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海报、不同的文案进行测试,选择出效果最好的组合。
关于测试的内容,主要是渠道测试、海报测试、路径测试。
一个完整的裂变活动需要经过「明确目的—策划流程—细节执行—效果测试」四个步骤,这样就可以保证流量自循环式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