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式”婚姻:真的没有好结果吗?
CHEZHEN

文|车臻
关键词:扶弟魔 题主:女
本人,24岁,家庭主妇。
他,26岁,钢结构工程师。
我和老公相恋六年,去年结婚,今年刚有了个可爱的孩子,小日子过得还是挺幸福的。
但我俩结婚之前因为彩礼的事情闹过不愉快,当时我家人要的彩礼有点多,他其实是不乐意的,经常会提起来。
我结婚虽然不到一年,但我家人经常性会找我老公帮忙,比如让他开车帮忙带着办些事儿,或者是帮忙捎带些东西给亲戚朋友啊之类的。

这些还没什么,更过分的是我弟今年20岁,中专毕业找不到工作,家里人就老让我老公有活儿的时候带着我弟弟,让他赚点零花钱。
美名其曰:“反正你也会雇佣别人,不如帮衬一下自己家弟弟啊。”这样是没问题。
但有时候其实我老公根本不需要雇人时,家里人也想让我弟弟跟着。而且我弟弟好吃懒做的,到了我家就只知道打游戏,一点都不懂事。
其实之前我也偷偷地跟家里人说过,我妈张口就说:“我养了你这么多年,长这么大这点事都指望不上。”我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可我和老公因此大吵了一架,他都半个月没回家住了。我不想让家人对我失望,也不想老公和我闹矛盾,我应该怎么办?

答:
网上流行过一句话“嫁人不嫁宝妈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可见“扶弟魔”对一个新成立家庭的伤害有多大,才有这样的言论,让人望而却步。
就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原生家庭和他那个不争气的哥哥,无止境汲取。
樊胜美跟其他人挤在一个房间合住,在外拼多年,所有积蓄都填补到了家里,也没办法做到让哥哥满意,家人幸福,因为那就是一个无底洞。

“扶弟魔”真的是女孩子的错吗?这里我要为女孩子抱不平。这其实是因为,中国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父母把好的东西都给了儿子,不但没有给女孩同样的爱,还要求女儿无底线地帮扶弟弟,最终变成被人口诛笔伐的“扶弟魔”。
“但我和老公因此大吵了一架,他都半个月没回家住了”,现在因为帮助家里人,已经影响到了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让你们的家摇摇欲坠。
如果再这样下去,你们的家庭很可能也会被原生家庭拖累从而破裂,这是你所期望看到的吗?

我给你两点建议。
首先,明确自己的底线,并把底线告诉父母。
不要因为父母的指责,哀求就一味的让步。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沉锚效应”,简单举个例子:
你去商店买个东西,店家开价一百,你还价到五十,店家勉勉强强提到六十说这已经是进货价了,你欢天喜地地成交。
其实商品的成本是十块钱,店家把锚抛到一百,你从一百往下砍,直接砍到十块是不是连自己也觉得过分?这就是沉锚效应。
比如说父母再次对你提出要求时,你并不全部的满足他,只是满足他一个部分,或者是对你提出几次,你满足他一次。
长此以往,在你一次次的明确底线后,父母再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也会有所顾忌。

其次,如果父母仍然不断挑战底线,那就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
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看起来有些无情,但却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你的弟弟终究要长大,你不会为他的人生一直负责,为了你的弟弟,也为了你,这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
成年后要摆脱原生家庭最根本的是,要从心理上摆正位置:你已经不是他们的孩子了,你是一个和他们平等的成年人。
你的童年已经结束了,不要再执着于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完美的童年,不要再卑微质问他们为什么不爱你,也不要再被动的等待父母去爱你。
事实就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为人父母。他们现在不爱你,终其一生也不会爱你。
人都是看碟下菜的,包括你的父母。倘若有一天你达到了一个他们从未企及甚至从未想象过的高度时,原生家庭的问题根本就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