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英:是男女权力的竞争还是资本家们的竞争?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用女性写实主义描述了女性在上个世纪甚至更久以前在封建社会里面,女性的付出。她们对家庭的付出就是完全把自己交给家庭成为家庭的奴隶去服从男性,实际上,在中国解放之前是没有男女平等这一说的,在解放以后1950年婚姻法出现以后才有男女平等。有了婚姻法,然后呢?
电影并没有把女性积极的前景给刻画出来,相反的,这部电影按住了女性的头颈,我们看到女性因为家庭和工作不能权衡而受到的精神上的苦难。
我想这部影片想借助观众的同情去达到解放女性的一个目的,这一点是有效的。我在女主角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投射,想要摆脱他的困境。从女性的视角来说引起了大多数女性的共鸣,看完电影,女性可能会想不甘心就把自己的青春葬送在育儿上面,不应该把自己的精力奉献给家庭与孩子,这样我们的工作是不会得到认可的,可是这样的观念输出往往又很可怕。可怕之处是我们不再肯定从家庭里获得的幸福感,我们的家庭不给女性做的繁琐工作以肯定,我们的内在价值是由通过外界的、陌生的力量来衡量。我觉得这一点是有偏差的。
偏差之处在于人类的工作价值决定了人的价值。你不觉得有问题吗?人通过主观意识来决定一件事情一个人是否有价值。换句话说,如果这个社会不肯定女子对家庭的付出,我们对家庭的付出得不到和男性同样的尊重,那么男女平等免谈。
难道女性的价值不是可以从家庭上面获得,也可以从外界工作获得吗?家庭和事业的重要性一定要分出个高低?但这部电影就给我们一个工作即正义这样的一种价值观,让我觉得很可怕。去工作并不代表就是你工作成果是你的,是这个公司的。你在工作里面实际上是被异化的群体。人宁愿将自己投身于被异化领域,也不愿意为家庭付出。从这一点来说,我对女方的女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并不是非常之强烈。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让自己受难,并且为资本家正名说的一种手法。
我也在思考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在职场上的平等,但是这种平等似乎受限在生理条件,女子注定要给生育付出非常大的代价,这等同在职场上竞争的时候,男性和女性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由于女性的生育原因我们要在中途我们要停下“休息”。这是女性的困境。
我觉得改变女性困境的方式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别把工作事业捧高高(类似达成指标赚大钱);另一个是社会给我们让步在生育后给我们更好的补贴。
-
专业小偷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8 0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