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前些日讲公孙丑下时讲到孟子的自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我说:孟子真自信啊。
桃桃说:孔子就不会说这样的话。
我说:是的,孔子谦虚,连君子都不敢当,孟子是不得已,他不担当便无人担当。
我想了想又说:不过孔子也有很自信的时候,那次他畏于匡,是怎么说的?
桃桃诵道:“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哪一章里的?
子罕第九。
天道不想传了,那就把我弄死,还想传下去,天就不许我死,这话是不是也有舍我其谁的意思,而且把自己几乎与治天下的道等同了,更加自信了。
后几日讲到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代行天子之事,也是自信的不得已,“知我者其惟《春秋》乎,”何等自信,“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真不得已,这些地方颇能窥见古人心迹,讲时未曾说明,孩子以后自能体会吧。
12/7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孟子·滕文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