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侄女们的礼物
小升初学龄段的孩子,推荐看哪些书?
昨天,老姐忽然在微信上问我:“什么是函数式编程?“
作为在数学和计算机行业浸淫多年的专业人士,一方面有点惊讶,"资深会计怎么会对编程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因为涉及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我便兴致勃勃地跟她科普起来,关于scala、wordcount单词计数等函数式编程的入门知识。
聊了一会儿发现,原来表姐只是想知道,Excel中的统计函数怎么用,她把函数和函数式编程搞混了。于是,我建议她去学习下数据库和SQL语言,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报表统计分析会很有帮助。并给她推荐了PostgreSQL数据库,以及《SQL必知必会》这本书。
接着,表姐话题一转,谈到了她家的孩子小宣。小宣现在上5年级了,正在学少儿编程,现在这块在学校里越来越重视,让我给她把把关。
我一下子又来了兴趣,原因有三。
其一,正如之前的日记中讲过,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能够以自己的能力、性格、品质影响到一个人,或者自己某方面卓越突出的表现、贡献、作品,影响到社会、行业乃至一群人,对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成就感的事情。
其二,作为一个持续学习以及终身阅读爱好者,除了本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外,我的涉猎范围也很广泛。数学、经济、金融、计算机、心理学、宗教哲学、历史、文学、医学、时尚艺术、游戏旅游,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又涉及到一个精力与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与构建的问题,但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其三,我也很喜欢小孩,总想着哪一天,有了自己的孩子,有好多故事和知识要跟ta分享。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未构建成熟的三观之前,是很容易受人影响的。我有很多表姐,也有好几个侄女、外甥。因为同在上海的缘故,和小宣接触多些。她给人的印象,乖巧礼貌,让人欢喜。
于是,和表姐简单了解小宣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之后,说好周五去她家,给小宣介绍IT这个行业。并交代表姐,在周五前先做2件事情。
首先,买一个5T的移动硬盘,到时会拷些学习资料过去,给小宣提供IT系统性学习的成长路径;
其次,下载并监督小宣看完一部日剧《女王的教室》,这部电视剧主要讲小学5-6年级发生的事情,对于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培养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
《女王的教室》

之后,我开始思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看些什么书。经过慎重思考、仔细比对,以及自己早年的阅读经验,总结出以下这个书单,推荐给小升初学龄段的孩子。
1、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哲学启蒙的意义在于启发孩子探索世界,对世界的好奇心。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原动力,是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2、中英双语版《小王子》

推荐理由:
小王子是讲述爱与责任的的童话书,故事优美、篇幅不长,适合双语阅读。
3、《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推荐理由:
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其著名的冲突反转结尾,也被称为"契诃夫式结尾",在现代文学影视创作中被大量采用。矛盾冲突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必要要素,阅读和学习契诃夫小说,对于培养文学兴趣以及记述写作极有益处。
4、《薄冰英语语法(第4版)》

推荐理由:
本人在初中一年级时,幸得从同学那里借得此书,花了一个暑假看完,并做了笔记,收获颇丰。对于此后6年的中学英语学习生涯,帮助极大。初中英语成绩,基本稳定在年级前3名;高中英语成绩,基本稳定在年级前10名,江苏省前100名。英语语法应做一次系统性的学习,与英语单词不同,不推荐缓慢的、零碎的知识累积。
5、克莱因《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

推荐理由:
本人高中幸得与一数学天才成为同桌,受其影响,此后对数学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大学也选了数学专业。克莱因的《数学简史》是我在大一暑假看完的,同一时期,我还读完了他的《古今数学思想》四部曲,ET贝尔的《数学精英》,以及水木清华BBS论坛曾流出的一段数学简史,这些史料都极大的增长了我对数学的兴趣。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希望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遇到这些书。书上没有枯燥的教科书式计算,而数学思维的培养也并不仅仅局限计算,更应该重在逻辑推理、抽象归纳、公理化等等。但这些思想性的东西,因为无法考核,所以在应试教育中往往被忽视。应试教育中重点考核的数学知识,像计算技巧,容易让人对数学望而生畏,给人留下数学枯燥乏味的印象。其实这些内容,现在都可以交给计算机去解决,这也是若干年之后,我逐渐从纯数学研究转向计算机行业的原因之一。
6、金岳霖《形式逻辑》

推荐理由:
《逻辑学》与《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石,整个现代数学都构建于这2门学科之上。金岳霖老先生是逻辑学领域的鼻祖人物,其和建筑大师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以及诗人徐志摩之间的故事,也是影响了一代人。《逻辑学》的教材非常多,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金岳霖老先生,这个古早版本的《形式逻辑》。如果不满足于此书,也可以去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形式逻辑(第五版))》,一本现代版的教材。
7、郝兆宽《集合论:对无穷概念的探索》

推荐理由:
《逻辑学》与《集合论》,是哲学系、数学系、计算机系专业的公共基础,学好这2门课程,对于培养哲学思维、数学思维、编程思维,以及后续的哲学课程、数学课程、编程课程,都非常有帮助。
道德经中有一段话——“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解释为,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西方建筑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空间才是建筑的主角。”房屋并不完全等于屋顶墙壁地板这些实体,也包含空间,有空间才能住人,我们算房子的面积其实往往是算空间面积。
智慧也如此,我们从小学读到博士,所读的知识也等于砖瓦,这些砖瓦用来圈出一个空间,知识越多,空间越大,这个空间就是——智慧。
如果知识只是用来填塞空间,最终导致填塞心灵,没有空间的心灵是愚笨的。
爱因斯坦有时候不记得风速是多少,但是他发现了相对论。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圈,知识越多,圈就越大,圈里面的空间和对外接触的空间也越大,这话正好和老子的“空”的理论相得益彰。
康托当年创立集合论时,被他的数学导师、以及同时代的大数学家们打压。集合论于当时,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东西。然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翻开任何一本数学专业课教材,都能在前2章找到集合论的介绍。集合论不仅影响了现代数学,也影响了现代编程语言。任何一门现代编程语言,都少不了集合框架这一核心内容。事实证明,最无用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理解了空与抽象的意义,才能合理的组织知识、构建学习体系。
8、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推荐理由: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公理化思想的起源,也是中学几何学的核心知识。阅读经典原著,相较于学习中学被大卸八块、拆的凌乱破碎的几何学知识,才是更有益的。它不仅影响了牛顿用公理化思想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即牛顿力学的诞生),还影响了斯宾诺莎用公理化思想写出了《伦理学》; 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其著作《原则》一书,也效仿了公理化思想,总结了其投资、生活方方面面的指导性原则。如果孩子有幸,之后能学习到更多的理科知识,会更加体会到公理化思想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