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位确立 | 祁红,被世界所稀罕的国宝。
红茶的传播途径很清晰。最初起源于福建武夷山,受到海外市场尤其是英国等国的青睐。后因需求扩大而在福建政和、坦洋等地得以蔓延发展,同时传至江西出现了宁红,再传至安徽祁门出现了祁红。虽是后浪,但祁红这一浪一经问世,就令之前所有各类闽红宁红都黯然失了色。
两位祁红的开创人余干臣和胡元龙于1875年前后在祁门制作出祁红,而在诞生仅17年后,也就是1892年,英国《牛津英文大词典》里便收录了词汇“keemun black tea”。1912年起,英国茶叶公司川宁开始收购出品祁门红茶。1915年,历史上空前知名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祁红斩获大奖。


而在国内,为了出口创汇,从民国到新中国,先后又大力开发了滇红、川红、胡红、宜红、黔红、桂红等等,南方所有产茶省份都曾红过。然而,除了滇红在世界红茶市场上激起过水花,至今没有其他任何红荡起过什么涟漪,大多只是作为大宗红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红茶进行拼配,没有机会得以显露自身的名号。
如今,全世界的红茶种植加工版图已扩展到非洲、南亚、东南亚甚至中东、澳洲、欧洲,但依旧还没出现任何一种红撼动过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的地位。除了祁红一席地位,其余两者为印度大吉岭和斯里兰卡的乌瓦。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祁门茶厂时常能接到关于制茶的“行政任务”——由中央直接指定制作祁红。在国家外事活动、领导人出访时,祁红常被作为国礼送出,英国女王、撒切尔夫人、斯大林等,都曾被赠予祁门红茶。1979年邓小平到访黄山,特意关注提及祁红,甚至给出了产品出品方式的建议。1982年,胡耀邦乘坐的专列途经祁门短暂停留,所问所提也只是祁门红茶。

茶叶是中国诸多出产中最具独家优势的,我们不单是茶树的物种发源地,几千年来,先人对茶叶进行了各种创造性的探索利用,使一片树叶竟呈现出千万滋味。茶是国粹之一自是被公认的,但万千风味茶中,因为拥有国内外其他任何产地都无法企及的香气特性,而被世界广泛首肯赞誉的,便是祁红了。所以,祁红是国粹之中甚为独特宝贵,被世界所稀罕的国宝。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祁门红茶的钟爱者。因其夫人的家族曾在上海经营茶叶贸易,受夫人影响,罗斯福家的日常茶饮便是祁门红茶。然而上个世纪30年代,受战乱影响,祁红的出口渠道一度受阻。无法以往常方式轻易获得祁门红茶的罗斯福,只好向当时的驻美公使求助,请求协助购买祁门红茶。可见祁门红茶对罗斯福家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红茶虽产自我国,但较西方三四百年的品饮史,我们则只在改革开放后才有机会接触,而真正市场化被大众喝到,更加不过只是近这十多年的事。所以,西方对红茶的认识品味不可小觑,从他们推崇的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各具极致风味也可见一斑。
至于人们惯常认识的红碎茶、香料茶,不过是大众化市场的茶饮,而真正有优秀品质具有特征性自然芳香的叶型红茶,无论产自印度、斯里兰卡还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都能受到认可拍得好价。
所以,被西方所认可的祁红不该被我们自身轻视,应视其为国宝。种茶者应善植,不可短视贪图产量而不当施用化肥农药或密植广种。而制茶者也要力求做出高品味,具有典型祁门香特质,而不是盲目创新的茶。因祁门的风土已决定此地所产茶的独特内质,需以特定工艺,才能得以最优呈现,得以产出过往近150来年获得了市场认可的祁门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