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世界,成为有钱人……没有他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作者:首席影评官
提到印度电影,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清奇设定和毫无征兆的歌舞。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电影总是用各种脑洞大开的情节,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惊讶的合不拢嘴。
就像俄罗斯喜欢凸显自己战斗民族的强悍,韩国常常用社会问题来讽刺政府类似,此种风格俨然已经成为印度电影最为重要的标签。

01.
《衣柜里的冒险王》时长很短,在标配两个半小时的印度电影中,九十多分钟实在是太过寒酸,然而,作为印度电影该有的元素和特征,本片却一样都不缺少。

影片故事围绕着主人公阿贾的一段传奇经历展开。
在孟买靠骗术挣钱的阿贾,有着一个伟大的理想,他希望攒下足够的钱后,带着自己的母亲一起远赴巴黎,去见一见自己的亲生父亲。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以为凭着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完成心愿,却不料外面的世界远比想象中复杂,阿贾四处碰壁。
由于时长原因,影片的节奏推进很快,故事高潮不断,看似无厘头的情节,在逗笑观众的同时,又带来对社会、对人生的诸多思考。

02.
影片的故事实在是太过荒诞。
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每个地方都能够看到阿贾忙碌的身影。然而,不管局势如何紧张,环境如何恶劣,阿贾都可以通过自己努力,顺利化险为夷,直至赚的盆满钵满。

也许,身处孟买的阿贾是一个实打实的骗子,但在母亲教诲下,内心的他却始终保持着做人最基本的良知和爱心。来到异国他乡,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他都尝试用自己的热忱去感染别人,并得到周边人的认同。
影片想用这样的故事情节告诉观众,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复杂、风云变幻,善良和乐于助人,永远是最让人无坚不摧的利器。

如果说之前阿贾的处事方式还只是人类原始的本能,那么来到利比亚后,目睹着大量无辜的难民,他的思想开始升华。
因为看过无数的苦难,使他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种行为不会因为他的身份、地位而发生改变。所以,他用意大利赚下的十万欧元为难民们一一实现愿望。

长久以来,他都把自己伪装成圣人,以达到骗钱的目的,可是,当真正帮助过别人后,他才明白,是否圣人根本不重要,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态度,才是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意义。
从骗子到成为老师,阿贾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印度走出后,每一步都非常艰难,他却在拯救别人的时候,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03.
虽然影片的主题比较沉重,但电影却选择采用较为轻松的讲述方式。
于是,观众们既可以看到角色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形体动作,也可以听到大量幽默的台词配合剧情的神转折,使得整个观影过程欢乐又有趣。

相比其他印度电影,影片的歌舞桥段不算太多,基本只集中在英国和意大利两处。
为了突出上述两个国家人物的特点,主创们精心编排精彩的歌曲和舞蹈,在肢体动作中表达角色的内心,在氛围营造中传递异域风情,这样的处理,远比其他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开始尬舞要好得多。
不过,由于影片的节奏过快,也带来了叙事不够完整等毛病,不停在几个国家之间穿梭,稀释了影片主题的表达,让本就不够丰富、立体的诉求更是显得捉襟见肘。

04.
影片中描写了两段截然不同的爱情。
阿贾的母亲,为了一句承诺,等了父亲半辈子,最后还是没有达成夙愿。
当阿贾费劲心思将她的骨灰带到和父亲约定的地方,看见的只有一座墓碑。
这段爱情,充满着古典悲剧色彩。少时得不到双亲的理解,分居两地,老时又无法得偿所愿,阴阳相隔。

也许是见证过爱情的无疾而终,阿贾远比他的上一辈更加大胆、主动。
他和玛丽从宜家店结缘,在埃菲尔铁塔下失之交臂,直到孟买的再次相逢,两人总共在一起不过寥寥几次,却让所有人看到爱情从萌芽、兜转到成熟的全过程。
一见钟情的热烈,阴差阳错的离别,返璞归真的相守。这样的爱情,才更加让人心驰神往。

影片从头到尾都透着奇幻和不可思议,这让电影在细节处颇多漏洞。
其实,所有这些原本就是阿贾讲述给别人的一个故事,各种情节、人物来的突然,去的更突然,也就不足为怪。
于是,本片就呈现出这样一种状况,观众们一边吐槽着剧情的诸多不合理,另一边却也折服于其中丰富的想象力。

电影最后,狱警问阿贾:这故事是真的吗?得到的回答:大体上是。
其实,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根本就没有关系,作为商业电影来说,能够得到情感的释放,同时感悟一些人生道理,就已经足够。不过,也仅此而已。
[本文系首席影评官原创,欢迎大家关注首席影评官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