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
民间艺人在制作古墨,在当地有关部门及民间艺人的挖掘抢救下,已绝迹数十年的古墨生产工艺得以成功复活。传承富有特色的古墨文化。 “产墨始于南唐,盛于明清,销售于二十三行省,所至皆开行起栈设店铺”,至清末,各大墨庄经营扩张,墨锭旺销于东南亚各国。已有千余年历史的松烟古墨,是集绘画、书法、雕刻、医药、造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珍品,其用料考究,工艺复杂。其中的药墨是制墨界独有的奇葩,具有消炎、除毒、止血、去瘀等功能(上图)。 何为药墨,就是将墨,中药,麝香,冰片等做成一种即可以书写绘画,又可以养生调病的特殊墨锭,自古以来药墨就在文人墨客中悄然流传,现在古墨更为更多的普通人所接受。
经过近千年的流传,古墨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地进步,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专注于书写绘画的墨条,写出来的字可以遇水不化,一种是专用于净化空气的熏香古墨条,还有一种松烟墨宝,可以做成雕塑产品起到装饰净化空气作用,也可以加热后起到热敷作用,我们专门成立的古墨推广中心将推广这种富有特色的古墨为己任,将古墨推广到全国各地。
古墨堪称中药珍品,中医处方名陈墨、京墨和墨汁等。此墨为百年古松燃烧产生的烟炱,加上香料、胶汁等经油化、和剂、蒸杵等工序精制而成。其他木材生成的烟灰是不能代作药墨用的,药用以年深日久的陈墨为佳。药墨的性味辛、平,入心、肝经。有止血行瘀之妙,内服可治吐血、便血,外涂可止金疮出血。中医认为墨能胜赤,赤见墨止,故许多止血中药都选用炭剂(如止泻药矽炭银)。 墨灸,立足于传统工艺,传承挖掘千年来制墨技巧,采用松烟和名贵中草药手工制墨,将这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据史料记载,以墨入药始于叁国,至南唐时,墨药兴起。《本草衍义》中就指出“以药入墨,墨随血走,内通五脏六腑,外透经络肌肤”元寸墨灸依照古典配方复原寸香古墨,松烟墨宝两大系列,开发了熏香墨,拓墨,墨雕等更适合现在发展的古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