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一叹
认为"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的李斯,少年时观厕所与粮仓的老鼠的不同,悟了"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是由其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因此,人有没有出息,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平台”这样的人生感悟,随着并为之奋斗终生。
这就是李斯“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老鼠哲学”。这等哲学一针见血,千百年来为都人们所称道,复习,研读,也因此出了不少深谙此道的人才。
不过,熙熙攘攘的人生,要找到和保住优越平台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李斯发出“仓鼠一叹”后,得时无怠,拜师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寒窗多载终学成法家学术。后李斯远走他乡,入秦为官,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自己也一跃成为一直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走上了人生巅峰。 此后, 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奉行“老鼠哲学”的李斯也像老鼠那样,敏锐地观察环境,巧妙地保护自己,对威胁其地位的同门韩非等人,他情毫不犹豫斩除。秦始皇驾崩后,李斯在“老鼠哲学”指导下,敏锐的洞察到了大公子扶苏登基继位可能削弱其地位。深思熟虑后李斯向赵高妥协,与其一起篡改诏书立二公子胡亥为帝,这最终导致李斯掉入赵高的陷阱。故事的最后,李斯被赵高车裂咸阳,满门抄斩,临终发出“东门黄犬”的悔恨,让人唏嘘不已。 观李斯人生轨迹,借老鼠哲学登峰造极,最终也被老鼠哲学反噬,真让人啼笑皆非。
看来,哪里是粮仓,哪里是厕所,有时候还真的不太好判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