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游记
7 周五一直在思考周末只有一天的时间,能去周边哪个城市走一趟,而不只是那种走一趟。打开高德地图搜周边,琅琊山窜进了心里,赶也赶不出去。
上周日早晨的早醒,再一次证明人只要心里有事儿,那个事儿就是闹钟。六点多一点点就醒了,犹犹豫豫还是买了票。8:19从南京出发,8:37就可以到滁州了。坐在高铁上,想到6点在一座城市醒来,两个小时之后就已经在另外的一座城市吃早餐,想想就觉得挺不可思议。
想到吃早餐,麻烦事儿就来了,滁州有什么特色的早点呢?我的脑子里没有相关的储存,在网上查了半天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就想着随缘吧!下了车,到了点总会有吃的。于是乎,在五中公交站台附近走走停停,最终选择了一家人气比较高的面馆点了份牛肉面。葱花、香菜和牛肉的量都很足。美中不足的是辣椒油香味盖过了辣味。一碗面行将结束的时候,在餐桌边缘发现了几瓶调料,很是稀奇,可以说是极具地方特色了。
看到这几瓶酱料,勾起了我去会稽山看看的兴趣,幸好的是会稽山也在琅琊山风景区内。
早餐是顺顺当当的解决了,午饭解决起来就有点儿波折了。毕竟人生不可能全是一帆风顺,对吧?风景区出来之后,在站台看路线规划图。最终的选择与规划背道而驰。规划上是坐107到新华书店站转108,我选择了11路公交去人民广场。想着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应该也是唯一的一趟,怎么的也得看看这边风俗啊什么的。然后到了人民广场就傻眼了,看来我是自以为是了。可自以为是不是人们的通病吗?大多数人都是整天活在我以为、我认为之中,外界稍稍不顺心不合意便是人间社会的不公和扭曲畸形。
站在广场前,我暗自嗤笑以及自言自语,不停的絮叨怎么会这样?广场不应该是一个大型的商场吗?有购物、有休闲,主要是有吃饭的多种选择。
我看见的广场,就只是一个广场,一个战地挺广而又没有什么人的空旷场所。午饭如何解决?一般情况下,应该都会在附近找一个能吃饭的地儿随便解决吧!到那个时候,自己执拗的性子不适时宜的上来了,非要找一个比较特色的吃饭点。徒步了两公里,去了附近的乐彩购物中心,惊讶的是里面并没有什么餐厅饭馆。最终的无奈选择了最近的老乡鸡点了份快餐。

然后吃完饭,坐公交坐错车,往回坐了三站才意识到自己坐反了。
早上在火车站下车之后,公交站特别好找。顺着路标走下广场,就能看见宽阔的公交站。在支付宝乘车界面领取了滁州的公交卡,就让18路公交带我去目的地了。
一路而过的都是非常干净、空阔的大马路小马路,感觉在这样城市里生活,的人,应该感觉会很舒适。每天早上下午不用坐在车里,看着前面望不尽的车屁股骂骂咧咧。
然后看风景的心思回来,看见了座椅上常州制造的文字,还看见了一位小朋友的生无可恋的表情,孩子她妈是亲生的吗?
虽然早上的乘车感觉不错。在五中下车看到了皇宇书店,便买了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三部曲就都买完了。很欣喜到了书店就看见有好几个人在看书选书,看来这个社会说是太浮躁的说法有些片面。随后换乘了11路直达底站琅琊山。刚下车就被道路两旁的银杏树惊艳。到了下午返程的路途,就是一把心酸了。

看了高德地图上能做公交返回南京,便想着试试城际公交的感觉。一上108行驶了两站之后,就后悔了。前胸贴后背、摩踵擦肩……一系列的成语在脑海里排起了长队。司机每一站都在企图让上车的人坐103去,不厌其烦的说前面学校,学生多,坐103也是一样的。即使如此,每一站还是不停的往车上挤人。还帮后门口的乘客传了几次公交卡。反正是没看见乘客下车,只有不断上车的人。这情况一直持续到乌衣镇上的一所学校为止。大多数都是学生,在哪一站公交的空间一下子就敞亮了起来。随后在宁滁换乘中心坐D13回到了南京。在公交驶过的那一片区域之后,才明白为何好些南京人不愿意承认六合属于南京,那些地方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南京的区域,更像是滁州或者安徽其他的小镇。
饶是回南京的感受不佳,在玩上时候,其实体验感也还说的过去。当然小众风景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那么几处。最开始的是路边那一排笔直的不知道名字的树
然后就是售票厅厕所真是自拍的好地方
别人都三五成群,而我独自旅行适合自拍
一个人旅行的好处就是不用在意任何人都想法,也不用说顾虑其他人的感受。自己想走哪儿就走哪儿,想做就做想停就停。恰好那天是我喜欢的球队的比赛,但是因为俱乐部总经理的言论不当,比赛直播被禁播。为了我的主队,即使跟这样说球队我还是找到了链接。从公交上就开始看球赛。一直到醉翁亭、流觞曲水景点才关掉手机来欣赏风景。
大门口篆刻了《醉翁亭记》,不懂书法也认不完全。
听泉亭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水腥味儿。醉翁亭和我想象中的差距太大,可世界的种种并不活在我的想象之中。“隔篁竹,闻水声”,亭边没有篁朱,历史也将水声悄然抹去。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像是失去了灵魂一般。只是有那么一个传说赋予它的形,却没有将历史遗留的韵拓印下来。曲觞水不流,兰亭序也断。弯弯绕绕的几指宽的小渠,实在是容纳不了当年会稽山阴的豪情,更传递不了几千年的风霜雨淋。
此处无味,他处依然熠熠生辉。随着道路前进,行至古寺。由于不行佛,便不入寺打搅。旁边一登山道瞧着有那么点意思,第一想到的是《萤火之森》里那出古寺山道。欣然往之,心不疲气不累。到了山腰更是听见了古寺钟声的余音。千年前,深山名川应该很容易能听到这些能使人静心驻足的钟声吧!那一刻,我好像与历史重叠了。
兴趣到这儿,再往下走就是趣味渐减。看了眼山对面有一条运动的道路,曲折蜿蜒,更像是信徒朝拜的道路。行了许久也没找到去那边的路口,便折身返回了。最终没有登上南天门。
此次出行,只是因为我坚持我将一直在路上,永不停歇的信念的一次尝试。以后我讲去更多的地方,给自己丰富的记忆收藏。
——记于2019.11.25南京秦淮
-
柚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01 22: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