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当高铁缓缓驶入车站,列车员播报“中山站到了”,自己又来到刚毕业待过的城市。
一晃十年过去了,十年前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除了几个离得不算近的同学,就没有熟人。公司是家小工厂,总共不超过三十个人。大部分是工厂附近村子的当地人。
跟当地同事打交道近一年,算是对广东人确切是中山人有了一定了解。
对于我这一个北方人来说(在广东人眼中只要在广东北边都是北方人,湖南人和东北人是一样的),广东人与我想象的不一样。
1、并不普及的普通话。
我们在老家说的当地的方言,在学校老师和我们说的是不标准的普通话。
到了广东,一起工作的同事年纪差不多大,他们操着浓重广东腔的普通话,大家都能心照不宣。
我原以为广东人主要讲粤语,当然也会说普通话只是不标准。
有次去当地一个同事家吃饭,进门我跟同事的妈妈打招呼,阿姨只是礼貌的笑着点了下头。我同事跟我说他妈妈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我说的。我当时极其诧异,在现在的中国还有不会说普通话的人和地方吗?我同事跟我解释说他们当地人是说粤语,包括上课,直到像我们年轻这一代学校才有普通话。
我问他们不看电视(我的世界电视都是普通话),过年不看央视春晚吗?我同事笑着告诉他们几乎不看,只看广东当地电视台和香港电视台。普通话的电视台反而别扭。
2、广式建筑。
中国现在的城市化有个极大弊端是每个地方都是趋于相同,地方特色越来越淡,甚至消失。唯独还有些差异化的是城市之外。中山(村子)还颇有特色。
我当时上班周边的村子里,基本上是每家每户独栋的三层楼房,造型与颜色跟我们老家不一致。外墙贴偏点浅红色的瓷砖,里面刷白色。后来我去潮汕发现那边的房子建筑也跟中山类似,我想岭南文化熏陶下总有着他们的特色。
中山靠近江海,水源比较多,村里被狭长的小河分割开,河边上种着树加以点缀,有“水乡”的味道,夏天天热当地老人拿着蒲扇坐在家门口的河边上纳凉。
3、饮食清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东这边气候潮湿、闷热,一年当中大概从4月开始到11月几乎都是夏天,只有12月到3月我们是冬天的时候,他们才会偶尔冷个个把星期。
广东人饮食清淡、爱喝汤,他们日常吃饭没有汤好比湖南人吃饭没有放辣椒。对于习惯重口味的湖南人很难接受和适应。当看了介绍广东美食的电视节目才知道,粤菜是讲究营养和纯天然的鲜。
4、冬至。
冬至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出现在日历上的一个名词,代表着一个节气而已。但这一天对于广东人来说是一个隆重的大节日。这天晚上公司同事会早早下班回家跟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类似我们除夕年夜饭的味道。后来读些历史书,冬至早在中国古代就是一个节日, 官员这天是可以休假和有节日津贴。
语言学家说粤语是有七个音调,跟我们中国古代保持比较贴近的一种语言。这也是广东人依然保持冬至是生活中的一个大节的原因。
去过广东中山,对于网上流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不去看下,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更不知道世界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