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歧视
2018.5.17
最近天气特别热,太阳也很晒,于是看到好几次有男生开玩笑说,不好意思打遮阳伞,想找个女朋友名正言顺地蹭伞。
我并不觉得好笑,这其实也是社会女性歧视的大环境下对男性的一种隐形歧视。刻板印象束缚的从来不只是一个性别,连遮阳防晒这种再正常不过的行为,都会被认为不够男子汉、为此感到羞耻。他们往往认为男孩要“不拘小节”,容忍调皮,但你不可以哭、不可以展现出怯懦。女孩则完全相反。每次听到类似言论,我都控制不住翻白眼的冲动,8102年了,大部分人确实还在这样想。虽然我自己有时候也会不自觉地产生歧视。
歧视一般发生在弱势和少数群体上,大众往往会不太在意,毕竟不落在自己身上,哪怕自己就是施加者。这里就存在一个概率问题:你如何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属于这个群体?就算你不是,你的朋友、亲人全都不是吗?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异性恋,那他不用体会同性恋受到怎样的歧视;如果他是男孩,那他不会受到对女性的歧视。但假如他恰好是一个不那么勇敢、有点脆弱的男孩或一个毫不婉约的女孩时,歧视就开始了。符合普遍观念的大部分人是幸运的,但没有资格自豪地去耻笑那些少数人,不同就只是不同而已,不是罪过。
天性是无法被改变的,个人向往某种品德是自由,但社会不应该对所有这类性别的人都有同样的要求,甚至认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就是“不配”。大部分人推崇的行为和性格可能会相似,但一定也有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生存空间和个人意愿就被挤压无视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符合所谓的“标准观念”,这套规则隐形制约着所有人,要求你必须怎样,某一次违反就会让身边的人失望。这就是为什么消除歧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完全理想的社会状态不可能存在,人的属性注定会排斥“异类”,而同理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既然本就无法相互理解,那么还可以彼此尊重。性别并不会产生一套性格模板。唯一该被推崇的品德只有正直善良、尊重他人,不论男女。
我觉得现在有种风气,要把男女两种性别对立起来,普遍存在于各种讲男女朋友相处的微博中,仿佛所有男孩都热爱游戏、都是傻直男,所有女孩都爱化妆购物、谈恋爱会无理取闹。这是一种被人津津乐道的放大的歧视,否定的是个体价值与多元化,贴上的是可笑的群体标签。有人觉得只是开玩笑而已,但涉及此类话题我都很认真,因为玩笑讲多了之后是会潜移默化改变人思想的,有太多例子可以列举了,很多时候产生歧视的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