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伤害,只有永远的遗忘
在新的一期《奇遇人生》中,周迅经历了人生中最快乐,但是也最痛苦的事情,眼看爱的人将自己忘记,眼看爱的人将过往所有的一切都抹掉,虽然不变的还是那个人,但爱与被爱不再延续,痛苦与忍耐成了常态,这样的奇遇人生,不是所有人能够承受的重量。

01
阿兹海默症其实就是老年痴呆,这与你平时是否用脑,平时的作息是没有关系的,这似乎是一种随时都可能来的疾病。它会让人逐渐忘记近期的事情,而且由于经常无法记住日常用品和工作,会非常的烦躁和易怒,如果家里有这样的老人存在,对于家庭是非常痛苦的。

患者不会意识到他们对周边的人造成的伤害,不会体会别人尴尬和不耐烦的眼神,他们只会反复不停的询问已经重复过多次的话语。

这样的人生撕扯如果发生在一个大学教授,一个画家,一个作家身上你更觉得荒诞。以前文质彬彬的人,现在只会呵呵傻笑,以前灵气的双眼现在只会呼呼的盯着西瓜想这叫什么名字,以前文思泉涌的脑子,现在只能勉强记得几个字。外人觉得可惜,自己完全不知,这样的活着,不知道患者自己是悲哀还是无奈。
但是在《奇遇人生》中的日本幸贞先生一家,似乎觉得这一切都还算幸运,因为至少父亲还在,至少他们还能够表达爱。

幸贞的太太已经70多岁了,但是她仍然每天开40分钟的车去看看丈夫,听听他唱歌,即使现在幸贞完全记不得她是谁也没有关系。
大儿子从国外回来,时不时会接父亲从养老院回家,一家人开心的闲聊,即使父亲经常说错名字,儿子也会接着话题往下说,时不时还去摸摸父亲的头。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人还在,就是最幸运的事情,没有必要再为其他的事情烦恼。
02
在电影《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女主也是得了这样的疾病,她从最开始的迷糊,迷路,到后来的不认识人,不认识周围的一切,其实最痛苦的就是那一次次的短暂清醒。

当她看着丈夫,叫着以前男友的名字的时候,她沉浸在的是以前的生活和幸福中,她希望给予的关怀和照顾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一种煎熬,但是她自己确无法理解。

当她忽然清醒,明白自己正在伤害最爱的人的时候,她选择了离开,她明白无意识的伤害其实打击力是最大的,她明白无法给予的正常的生活,才是生活最大的陷进。
但是人都是执着的,是固执的,没有经历过,没有波折过,总是不舍得放弃那一点点的执念。打败时间,打败对手,却输给了一种病,猝不及防的人生转折,让人无法面对。
电影最后,男主角将女主角从养老院中接出来,两个人还是像热恋的时候那样,架着一辆小车快乐的奔向远方。

但现实终究不是电影,在现实中,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不仅缺乏专业照料阿尔茨海默的社会工作组织和护理人员,而且城市化进程使得流动人口大幅增长,很多子女也无法在家全身心照料患病老人。
这就造成了很多患病的老人实际是在懵懵懂懂和无情无爱中走向他们生命尽头的,这样的人生算不上奇遇也算不上圆满。
03
在《奇遇人生》中,幸贞老人是幸运的,他能够有好的医疗条件,能够有家人的陪伴,还能够有一个算是平静的晚年,但是对大对数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故事似乎就是天方夜谭。
他们要负担一个没有了常识的老人,要承受一个还在前行的家庭,相信没有谁能够轻松的说自己能够应付。
在周迅转身偷偷抹眼泪的时候,其实她感受到的是这些人对于生命的付出,能够感受到的是家人对于他们的付出,这些人间的真情,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也能够分享支持的。

在现在没有更多的医疗条件和经济支撑的时候,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注身边的病人和家属,能够给与他们支持和帮助,也许不能够实际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关怀和支持,走能让人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