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抄」影的隐喻

《魔卡少女樱》中,小樱是凭借“影”、“水”、“幻”三张库洛牌推测出特殊库洛牌“镜”。而“影”、“水”、“幻”这三者颇容易让人想到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提出的“洞穴理论”:囚徒自小在洞穴中遭遇捆绑,不能运动,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他们能看见的,只是过路人在火光照耀下举的东西投射在他们面前墙壁上的影像,他们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把路人的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而假若有个囚徒解除了束缚,突然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却会以为他眼前看到的是梦幻假象,最初看见的墙壁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当他从洞穴中走到阳光下面,在耀眼阳光下逐渐适应,就会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看清真正的阴影:水中的倒影以及事物本身,随即觉醒。
的确,在文学作品中,镜子与水、影、幻密切相关,代表着模仿与相似。虽则镜子会统一其他三者意象,但“影”似乎仍具探讨性。如民国时人们称相片为“小影”,中国成语“顾影自怜”,以及潘光旦将narcissism翻译为“影恋”后,随即书成《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
而“影”作为模仿而存在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可以看作实体的替代品。在弗雷泽《金枝》中提到巫术的相似律,巫术施行者通过对某一种事物的模仿而达到目的。如模仿太阳造像,造像被射下,人们就觉得天气不再炎热。这种模仿的替代如苏童《妻妾成群》出现的“巫蛊”,又如流行于香港、广东民间的“打小人”,用鞋拍打诅咒对象的小人图,口中则说道:“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地走……”

影子又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彼得·潘》中彼得的影子被温蒂家的保姆狗娜娜咬掉,随即拥有自主性。彼得因无法与影子融合,感到十分害怕。他试图用浴室里的肥皂去粘住影子,但也失败了,随后大哭。是温蒂用针线为他缝上了影子。影子虽然一向是文学中人物的从属者,但有时人(引导)与影(追随)对立关系会反客为主,不知不觉间角色会调换。如金波《盲孩子与他的影子》,影子在与盲孩子的互动者转换了二人关系,成为了盲孩子的引导者,通向了盲孩子的灵魂。随后在“光”的洗礼下,盲孩子视觉恢复,影子则变成一个有形有质的孩子(匹诺曹成为真人)。


动漫中“影子”的象征是分身,如奈落/库洛里多有神无等九/两个分身,每个分身都是他们力量的再现;而奈落分身的独立意识体现在依照其自主性而自行运作,像神乐是风,就会想要获得自由。

影子的另一象征是游魂意识的存在,有关复制的感情。如《倩女幽魂之妖魔道》、《人间道》之宁采臣、聂小倩、傅清风。琼瑶言情《彩云飞》之云楼、涵妮、小眉。其特点是男性主人公的恋人生命会如樱花迅速凋谢,男性在情感状态的失意下随即会将情感投射在与该恋人外貌相似的另一人身上。琼瑶一方面在《彩云飞》中默许了这种做法,另一方面在《翦翦风》中又将此类爱情视为婚姻魔障:死者会以影子的形象不断在男女关系中蛰伏,并从中作梗。“替代品”会老,但死者不会,“替代品”最终在这场竞争中一败涂地。


孪生子故事同样与影子有关,河合隼雄就提到人在潜意识中存在着一个与意识自我完全相反的孪生兄弟(阴影)。意识自我有多善良,孪生兄弟就有多邪恶,意识自我有多骄傲,孪生兄弟就有多自卑。而善良与邪恶同样是孪生双像,像中国的《马兰花》、《蛇郎君》都是如此:姐姐嫉妒妹妹婚姻的幸福,随即杀死妹妹,取而代之,最终遭遇命运的惩罚。同时,孪生子故事也会着落于自我幽暗意识的整合,舍弃旧我,获得重生。如《格林童话·两兄弟的故事》与《诸经要集卷第十五(十恶部之二)》:
譬如有兄弟二人,各担十斤金行道中,更无余伴。兄先作是念:“我何以不杀弟取金,此旷路中人无知者。”弟复生念,欲杀兄取金。兄弟各有恶心,语言视瞻皆异。兄弟即自悟,还生悔心:“我等非人,与禽兽何异?同产兄弟而为少金故,而生恶心。”兄弟共至泉水边。兄以金投著水中。弟言:“善哉!善哉!”弟复彼弃金水中。见言:“善哉!善哉!”兄弟更互相问:“何以故言‘善哉’?”各相答言:“我以此金故,生不善心,欲相危害。今得弃之,故言‘善哉’”。



而双生子故事则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角色是镜子的正反面。如女性角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青、白蛇,赤名莉香、关口里美;桔梗、戈薇。男性角色的“没头脑与不高兴”:漩涡鸣人与宇智波佐助,樱木花道与流川枫;韦小宝与康熙;犬夜叉与杀生丸。然而双生子故事往往不拘于这一模式,性格迥异的人同样能整合性格。像娥皇、女英投水而死,化为统一的湘夫人。《红楼梦》中判词合一的钗黛、《大话西游》的青霞、紫霞仙子,王小波《舅舅情人》白天的王安妻子与晚上的王安妻子:白天凶悍,晚上似水柔情。白天里,蓬头垢面音嗓粗哑,显得丑陋不堪。用男低音说话。晚上,肩上披着的长发没有一丝散乱,身上穿着锦丝的长袍,用香草熏过,没有一个污点,一个皱褶。她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用柔和的女中音说话。

“影子”又可作为自我意识的分裂,产生异化。《化身博士》中风度翩翩的杰基尔医生发明了特殊药物,一旦喝下,便会成为丑陋的罪恶象征海德。他在两个角色间游转着两种生活,想割裂“恶”而达到“完美”的境地,但分化出去的“恶”海德逐渐使杰基尔博士善的一面完全消失,成为彻底恶魔,随即造成悲剧。《化身博士》体现的观点是人要正视自身阴影,将幽暗意识整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摆脱它的控制——追求纯洁,不意味着排斥不洁,只能经历过残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纯粹。就这一点而言,四魂之玉提供了很好的例子。由巫女翠子与怪物灵魂融合而成的四魂之玉内部依旧是正邪无休止的战争,四魂之玉若落入心术不正的人手中,会污染成为"曲灵";落入纯洁的人手中,则净化为“直灵”。











《化身博士》中的 “影子”分化的象征是“药”,喝下药后,杰基尔博士产生异化。上田秋成《青头巾》异化的媒介是美少年腐败的尸体,主持吃下恋人的尸体,随即被鬼眼障目,显露幽暗意识,异化为山鬼。中岛敦的《山月记》同理,勾兑自身幽暗意识,使得心理层面的“原我”被吞噬,李徵变为老虎放纵咬人。井上靖《狼灾记》则处理为一种原始欲望的耽溺,耽于情欲,还会吞噬自己,陆沈康最后丧失人性,化为狼,杀死同僚。
最后一点,在金波《盲孩子与他的影子》中,影子说:“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影子作为暗的特性与光明密不可分。在《犬夜叉》中,戈薇因奈落的诅咒被困四魂之玉,在无尽的黑暗中戈薇险些被四魂之玉迷惑。但内心强烈的光:想见犬夜叉的信念让她支撑到了犬夜叉出现的那一刻。随即许下了有关四魂之玉真正的愿望:“四魂之玉,消失吧。”在《魔卡少女樱》中,小樱同学表演话剧时暗库洛牌出现,随即使周围人关闭在黑暗中,小樱陷入孤绝状态,但她最后发现她自己在发光,因为光牌就在她的心里。戈薇、小樱的光都是在人生最阴暗的时刻发出。





-
lazyca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13 22: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