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土澳回忆录(5)
工作
9月22日的早晨,我开始上班了。第一天还是比较紧张的吧,主要怕自己听不懂。那个经理似乎也看出了我的紧张?这一天就只让我送送咖啡,收收盘子,送送餐,最后再擦擦盘子,这一天也就结束了。从第二天开始,我被安排了固定的负责区域,点菜上菜收桌子一条龙服务哈哈哈。算是正式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服务员生活。为了方便叙述,简称这个西餐厅为B吧。在B工作了一个多月之后,确实学习了很多关于西餐厅的知识与文化礼仪,也算是对餐厅的各种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我觉得没有白来,体验了新的生活,也让我觉得大概是我的狗屎运又一次起了作用吧。
先简单介绍一下B餐厅的布局,它有四个分区。分别是Bistro,一块比较休闲的场所,可随意坐,室外也有几张桌子。Dinning room,看上去比较正式的,通常都是有预约的客人才会去那里坐。Bar,几乎就是一个小酒吧,长长的吧台,高高的桌子外加电视。最后就是Function room,这是专门供聚会用,可以搞个小的活动什么的,只有有预约的时候才会使用。在澳洲,就算这个餐厅没有人排队,客人一般也都会在餐厅门口等服务员过去打招呼带位,不会直接进来。除非你过去跟他说随便坐,他才会自己寻找。早餐的时候,餐厅只开放Bistro这个区域。所以一般客人来了之后,我们都会跟他说随便坐。等客人坐下之后,我们就端着水和菜单过去了。鉴于在澳洲实在太常见,澳洲人民几乎是没有咖啡会死星人的状态,也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咖啡都不写在菜单里了。而我们过去之后,放下菜单的同时,也就直接问客人先来一杯什么咖啡?客人也是提口就说不需要思考。然后留下菜单供他慢慢看。这里插播一句,澳洲的餐厅也都很old fashion,没有自助点餐什么的。所以我们都要自备纸笔,将客户点的东西先写下来,然后输到专门的系统里。厨房和吧台也有对应的机器,收到信息后会自动打印出每一单的东西和桌号。等咖啡做好,送过去给客人的时候,就可以顺便问一句现在可以点单了吗。通常大部分的人都已经选好,除了少数纠结患者或者忙着聊天还没来得及看菜单的人吧。当然都是后者居多。但如果店里比较忙,咖啡没有那么快做好时,就需要观察一下了。差不多时间也可以上前去问需要点餐了吗。这个相对随意一些。当我第一次点单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每个人都是跟我说could I have ***,没有人会说 I want/would like ***,突然觉得他们对服务员也相对尊重吧。早餐的菜单相对比较简单,花样较少,熟悉起来也比较快。最有名的就是eggs your way。应该每一家早餐店都会有的东西。其实就是两片烤过的吐司,加一点鸡蛋。鸡蛋的做法呢有三种--poached,scrambled,fried。然后也可以根据喜好再加一点什么培根啦,蘑菇啦,菠菜啦,还有西红柿,这就组成了一盘早餐。有一次,有个客人跟我说要把鸡蛋hard poached,not that runny。我一脸懵逼,这都啥?勉强把发音记下来,然后去问同事了。其实就是要把鸡蛋煮透,不要溏心的(这边鸡蛋默认都是做成溏心的)。学习了学习了。同样,也可以用well poached/fried表示。算是慢慢打开了西餐界的大门吧。
餐做好之后,厨师会按个铃。听到叮的一声的话,就可以去厨房端菜了。因为西餐虽然讲究吃自己的,但一定要同时开始吃。所以一桌子人的餐要全部做好了之后才能一起上。所以,要求可以端三个盘子,就是为了提高效率。餐多的话就可以少跑两次。虽然之前在家练习过,但毕竟是小盘子,毫不费劲。但这里的装早餐的都是超大盘且很重,后面有机会我称了一下,一个都有两斤。所以一开始我是真的端不动的。后面端的次数多了,勉强能抬起来吧。但要是手的状态不好的话,也是不行的。所以我自己称这个盘子为薛定谔的盘子。但盘子种类很多,其他的我已经几乎没有问题了。感谢经理给我机会,继续留下来工作。臂力+1,握力+1。上网找了个图,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了,来感受一下我的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