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拼图
先评价一下,这个纪录片并不好。她自己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很多镜头是她自己揣摩的情感,或者自己赋予情感。如果以它的水平得金马奖那我肯定瞧不起金马奖。从它那里得到的是体质之外的一些东西。它更像导演的私人日记,自己在探索一些东西,是一家之言。她说的:她从一个政府强制堕胎的国家搬到了一个政府限制堕胎的国家,表面上它们看似相反,但他们都在剥夺女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权。也算是尽力维持别人看来一面倒的话语吧。
在此之前,通过莫言的《蛙》找到过关于这种东西给我童年的那种遥远而又熟悉的代入体验。
熟悉的是那种东躲西藏在另一个陌生地方安居的不适感,遥远的是,扩张之后的我想象之外的残酷。
书中几个情节
①有一对夫妇全县著名的钉子泼皮。他们有了4个女儿,就是想要生一个儿子,他们不听任何人的劝阻,强行怀孕。“姑姑”带着民兵包围了这家人,扯开受夫妇指使在门口阻拦的4个女孩子,制服了手持菜刀与民兵们死命反抗的男人,将劈头散发的妻子抓到船上准备运回县医院流产。妻子在船上继续挣扎,最终跳河。她凭借优秀的水性潜入水下企图蒙混过关,但是“姑姑”和的船很耐心的等待着她浮出水面。妻子每次浮出水面换气,“姑姑”就逼近,她也就再次潜入水中。直到这个刚烈的女人最后再也没有浮上来。 ②“我”自己的妻子也很想生一个儿子,她背着“我”偷偷找人摘了环,怀孕了。在公婆的帮助下,她成功的隐瞒了所有人,一直到怀孕七个月的时候才被发现。姑姑又来了。在得到不流产便撤职,流产便会成为典型被提升的通知后,“我”劝说妻子流产。妻子躲到了父母那里。“姑姑”仍是带着民兵将她包围在房子里。妻子的父母打算反抗,因为七个月的身孕如果实施流产将会非常的危险。妻子也坚决的要求生下这个孩子。但“我”在得到不流产便撤职,流产便会成为典型被提升的通知后,劝说妻子进行手术。妻子最终屈服了。七个月的身孕做流产手术凶险异常,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姑姑”亲自动手,最终仍然失败了。妻子大出血死亡。 ③ F是文中最聪明,最美丽的一个女孩。然而不幸的是,她也中了魔怔一般一定要生个儿子。她和她的家庭没有任何势力,完全依靠智慧与“姑姑”周旋。她可以耐住几天几夜的饥饿寒冷躲在米缸里,她可以拖着7个月大的身孕翻爬过粪池,在众多人的围追堵截下翻墙逃跑。她甚至让朋友散步谣言,让人相信她已经远离此地。她最终几乎成功——她巧妙地隐藏在送木头的木筏里打算逃走,但是姑姑还是识破了她的计谋,带人追了上来。当河上的追兵越来越近,她的面前只剩下一个办法:强行小产,让孩子在7个月的时候就生下来。 当“姑姑”终于追上了木筏,孩子已经呱呱坠地。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她终于赢了。
书中原文:
“她故意跳到水中——当然这行为也可以做别的解释——借此拖延时间,她冒着被淹死的危险拖延时间,她说她对着河中的神灵祈祷着:王胆,你抓紧时间,快生啊,你快生啊,只要孩子出了“锅门”,就是一条生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就会受到保护,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筏上传来了婴儿喑哑的哭声。我猛然回过头去,看到姑姑双手托着这个早产的赤子,小狮子用一根纱布缠着婴儿的腹部。又是一个女孩,姑姑说。陈鼻颓然垂首,仿佛泄了气的轮胎。他双拳轮番击打着自己的脑袋,痛苦万端地说:天绝我也……天绝我也……老陈家五世单传,没想到绝在我的手里……”
单单说我所知的。
在我弟弟出生之后,我便和妈妈弟弟躲到另一个县城去住了,被迫与我爸爸分开。此后也经常换地方,对在读幼稚园的我来说,就是不停换幼稚园的体验。虽然有欢乐,但是我还是可以记得我因为怕生独自一个人坐的体验。
相对于我们那个地方,政策还算是宽松的。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好像是可以被允许生第二胎的。而像我们家第一胎是男孩却还生的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在我周围发生过很多,小的时候经常从大人口中听到谁家又躲到了哪里,没有几个家庭是愿意交那些并不是小数目的罚款的。我的两个姨妈都是我们家这种情况。
我所认识一对双胞胎家,因为第一胎两个都是女孩,对她们父母而言已经没有了第二次机会。后来知道,她们之下有个妹妹,妹妹之下还有个弟弟。————总是要有个男孩,才肯罢休。
我所经历的都不算残酷。
黄宏,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里面可见一斑,生女孩是丫头片子,生男孩是大胖小子。而我觉得可悲的是这种题材倒成了供人谈笑的快餐文化。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这种东西。我不懂,也没有那个能力对它做出评判,我能说的只是自己的感觉。
纪录片里,那个艺术家说的话我并不是很喜欢。严肃的东西一旦出口就像经过了过滤。但他所做的,是在他人之前的。那些被当做医疗垃圾丢弃的弃婴,无疑是另一幅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地狱变。







导演最后一直重复,二孩政策下推动下,不要让计划生育它只成为一种符号和过去的政策而失去关于它的记忆。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关于它的记忆。
原本在初中读到莫言笔下的那魔幻般的经历已经对我造成一定的冲击,而这个纪录片一定程度又重新唤醒了一些东西,更有力的将一些东西固实了,填充了。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骗人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卡勒德·胡赛尼 《追风筝的人》
纪录片后面的东西就不可说了。
去势太尽总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