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不负——一个接一个的念想

当你特别想一件事的时候,应该就快要水到渠成了。
有些念头只是一瞬,很快就会忘记或者被自己否决。有些念头一直会压在心头,萦绕在大脑,变成念想,变成愿望,直到实现或破灭。
当心头默默的念想突然变得很强烈时,似乎就意味着快要实现,或,即将破灭。
拥有一台单反相机的念头其实只是大三才有的。大二开始,我和同学(包括高中同学和通过高中同学认识的几个朋友)就开始经常邀约一起吃喝玩乐,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到城里或郊区的公园游玩。我当时就自告奋勇当起了游玩时的记录者。大部分用的是父亲的那台老相机,偶尔也用过借来的海鸥双镜头120相机(现在竟然忘记了相机的主人是谁)。
那时起,我就梦想有一台自己的相机。只是,这个想法还不太强烈,主要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钱,父母也不会同意,也就不敢多想。念想被默默地存在了心上。到了大三,有一天我在邮局门口几个报刊亭前瞎逛,想买点什么而未找到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货架上一本杂志的封面吸引了我的眼球,仔细一看,那是一本当期的《大众摄影》杂志。或许是封面上黑白人像特写太过瞩目,或许是不愿意空手而归。我当即决定把这本杂志带回家。
这本杂志成了打开我埋在心里一年多念想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接下来的几月我开始每期都买这个杂志。我已是不满足只是看看杂志上的摄影技巧和相机镜头评测,整页的摄影器材广告也让垂涎欲滴。买台相机的愿望一下变得十分强烈,并愈演愈烈,最终让我整夜无法入眠。
强烈的欲望使我已顾不得难为情,我硬着头皮向母亲开了口。
一周后,母亲说服了父亲,同意给我买一台相机。这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不光是因为相机本身价格不菲,后续的胶卷和冲印的消费也会记在他们账上,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负担。
尽管父母想到了给我买的相机将会增加家庭负担。但他们还是想简单了,拿到新相机没几天,一个新的念想就产生了。
杂志的评测和广告让我很快意识到(自认为),一个定焦镜头不能满足我对摄影艺术的全面表达,我要添一支镜头。而此时我也在摄影器材店的流连忘返中看中了一款镜头,一支附厂品牌的70-210mm变焦镜头。
可是,才买了相机不久,母亲付款时对手上一大摞十元钞票依依不舍的表情我还历历在目,怎能再次提出这个无理要求?我为我产生这个添支镜头的念头感到十分羞愧,决定地把这个新的愿望永远埋在心底。
埋在心底的念想还是念想,它并没有杀灭。工作前的这次旅行,唤醒了我心里这粒冬眠多时的种子。同时唤醒的还有,我心底那颗不知廉耻的种子。我决定以创作的名义,向父母提出这个无耻的请求。
早安,十一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