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特立独行的猪》
用时三个月,终于看完了王小波的《特立独行的猪》,阅读速度实在是慢,中间掺杂着看了一下沈复的《浮生六记》,目前也只看完了40%。
以前我喜欢三毛,大学期间,我几乎看完她所有我能够找得到的著作,崇拜她放荡不羁爱自由,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今后有机会可以周游世界,也不枉我来这世上走一遭。后来,我喜欢上了王小波,喜欢他独特有趣的灵魂和自由放荡的精神世界。并不是移情别恋,而是两者都喜欢,前者是身体上的自由,后者是精神上的自由。三毛让我知道生命的无限可能,王小波让我知道人生的趣味横生。
这本书大多是随笔和王小波给一些书写的序,里面没有苦口婆心的讲那些大道理,可是处处都透漏出智慧,而且这些智慧还很有趣,例如他在“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中写到自己劝解外甥放弃摇滚乐继续上学这件事儿,他用了一个非常“怪异”的角度去游说他的外甥:“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源泉。”他的外甥竟然就这么听话的放弃的高音乐,乖乖去上学了。
“积极向上是为人的准则,也不该时时刻刻挂在嘴上。”——我是一个时常说教的人,倒不是我热爱这份“工作”,而是我的朋友,他们喜欢在人生遇到“大喜大悲”的时候“强迫”我去给他们“泼冷水”,我在别人的事情面前永远保持清醒,也时刻把“积极向上”强推给我的朋友们,甚至告诉自己要阳光向上,经常性的把一些名言记录下来放在我能够一眼看得到的地方,这让我自己也觉得疲倦,因为我们其实根本就做不到时时刻刻保持乐观积极,把他们挂在嘴上或是放在明眼的地方,倒让我有些不够诚实稳重。
“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我生活中大部分的怒火都来自于自己的无力感,也可以说是无能吧。理想状态下我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可是现实却是背道而驰的,很多时候看着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内心无比复杂,想要改变,想要努力,可是不知道从哪里做起,这又是第二个层面的“怒火”,由此看来,我的每一天都处于“愤怒”之中,或者在“愤怒”的边缘反复试探。我倒没觉得不幸,毕竟我还没到穷途末路的阶段,我还有做出改变的时间和精力,只是有些时候,机会就出现在你没准备好的那一刻,这就让人有些沮丧了。
“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我不信“命运”,甚至不信“命”,我总觉得我们所迎接的每一种未来,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或许有外在的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决策,但是按下最终键的还是我们自己。“命运”大概就是“普通人”安慰自己搪塞别人的一种说辞,就像考生常常说自己运气不好遇到了自己不会的考题,我们基本上不会从佼佼者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因为他全力以赴,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就像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离婚了是命运不公,可是结婚离婚生小孩是你自己的决定,没人能够强迫你去民政局领证,也没人能够逼迫你为生小孩提供“精子卵子”,所以每次听到有人说“命运”不好的时候我都觉得挺可笑的,明明就是自己的选择,却让“命运”背了黑锅。对于“限度”,我在这此前从没认真深刻的思考过,所以谈不上认同或是反对,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这是别人告诉我们的,可是在成长过程中,我真切的感受到的是“有些事情我可以做,有些事情我没办法做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限度”,也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限度”看成是“现实”。小的时候我喜欢挑战“现实”,你说女生适合学文,我偏偏选择理科,你说女孩子要斯斯文文,可是我喜欢大声说话大声笑,你说我应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某件事,可是我就是要用另外一种方式,显然这些对抗失败居多,也着实耗费精力,所以现在我很少与“现实”或是“限度”对抗,我选择顺其自然,与这些“和平共处”。
就写到这里吧,这一千多字我写了将近两个月,也是非常不容易了,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