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 Part 2
8:所有的意识都含有重复和现时化这两个方面。……在这两极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机构的活动空间,文字对于文化中凝聚性结构的重要意义也便在此空间中得以展现。伴随着将流传下来的内容进行文字化这一过程,一个这样的过渡就逐渐形成:从“重复”占支配性地位过渡到“现时化”占支配性地位;从“仪式性关联”过渡到“文本型关联”,由此,一种新的凝聚性结构便产生了,这种结构的凝聚性力量不表现在模仿和保持上,而是表现在阐释和回忆上。
10-12:“文化记忆”所涉及的是人类记忆中的一个外在维度。当提到“记忆”这个概念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种纯粹的人体内部的现象,它是基于人体大脑的,属于脑生理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与历史文化学(historische Kulturwissenschaft)研究毫不相干。但是,这种记忆所储存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被组织整理的、这种记忆被保留的时间长短,却远远不是用人体自身能力和调节机制就可以解释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外部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是个和社会、文化外部框架条件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一问题首先由莫里斯·哈布瓦赫特别指出,……我将记忆的外部维度分为四个部分,“文化记忆”只是其中之一:
(1)摹仿性记忆(das mimetische Gedachtnis)。这一维度涉及的是人的行事。我们在模仿中学习行事。……日常行事和习惯风俗所涵盖的广泛领域本就是基于摹仿性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勒内·基拉尔还在他众多著述中将摹仿性记忆这个视角作为他的文化理论的中心观点,并以此使得这种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2)对物的记忆(das Gedachtnis der Dinge)。人总是被或日常或具有更多私人意义的物所包围:从床和椅子,餐具和盥洗用品,衣服和工具,再到房子、村庄、城市、街道、车船。人对这些物形成了诸如实用性、舒适型和美观性的认识,并从某种程度上也将自己投入其中。因此,这些物也反映了人自身,让他回忆起自己、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先辈等等。人所生活的这个物的世界拥有一个时间索引,这个时间索引和“当下”一起指向过去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