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
一年一次的华山武林大会如期召开,四位年轻的剑客相约一同征服奇险华山,一睹华山顶那美妙的日出!
还未出发,第一重困难便摆在了面前,发往华山的动车晚点。“要不回去吧,在学校待着多舒服”一位剑客说道,这个提议显然是不能征的大家同意的。既然下定了决心要走出宿舍,岂能半途而废。就这样,四位剑客改签加补票终于抵达了华山站。
清明时期的华阴格外的冷,无情的打破了侠客对天气好转的幻想。出游的侠客各个都是猛士,短袖,短裤也不足以揭露年轻的心,内心的狂热!出了站,四名侠客来到一家租衣店。“山上很冷的,租冲锋衣50一件,押金50。”老板喊到。在反复斟酌之后,其中一位剑客租了件冲锋衣,受到了另外三位的嘲笑。
“我夜观天象,今晚风很大,还会下雨,看日出是不可能了,不如原路返回,在西安玩两日回去”“走!买票回去”一位剑客喊到。“走啊!”另外两名也附和道。但他们都知道已经无路可退了,年轻的心不允许他们这样。
“今晚山上会下雨,还可能会下雪,上去也看不到什么,不如再下面住一晚,明早再上去。”开往华山脚下的出租司机道。“先去看看吧”一位剑客回答道。华山脚下也有许多商家,另外三位剑客总于也忍不住寒冷在一家老店以三十一件的价格租了冲锋衣,另还买了绒裤,和一次性雨衣。这次,他们又嘲笑那位在车站租衣的剑客租衣价格贵了。
爬山的人不并不多 ,华山的险和寒冷的天气确实吓退了不少人人。这也正是他们想要的,不至于像其它景区人满为患。刚开始的路是角度不大的斜坡,斜坡的一边是一部分梯子,另外一边则就是山谷。晚上爬是有好处的,欣赏不到华山的风景,也不至于太过害怕。四位剑客,精力充沛,一路马不停蹄,偶尔会因路途中的两三个女孩而稍稍停留,最终也没有一个人鼓起勇气前去搭讪。剑客可不能因为这个分了心。每走过一段路,路边就会出现一些卖食物和水的摊位,他们猜测到一个西红柿买到15一个的时候就差不多到顶了。
毫不意外的路途中下起了雨, 还好早有准备。四位剑客披上了雨衣,因为背包的原因,显得格外滑稽狼狈。他们来到一处长亭避雨。一只白色的老猫安详的卧在亭中的石凳上 ,任来往的游客去抚摸,时不时转动眼睛配合游客拍照。一位剑客抚摸着面前的猫,“雨这么大,要怎么走啊”“哈哈哈,这算什么呀,我都上下华山不知道多少次了,年轻人啊,怕什么”一位中年大叔突然笑道。“走吧,反正衣服也湿了,这雨衣是没多大用的”又一位剑客说道。
雨越来越小了,终于还是停了。可四位剑客却来了兴趣,时而吟诗作唱,时而对山谷大喊。作的诗是毫无韵律可言的,只是拿来说笑。路也越来越陡,越来越窄,已经全是石梯了。爬过一段,偶尔会有一段平坦的路可休息调整。四位剑客是不愿多停留的,但此时却要多留心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命丧黄泉。他们时而拉着铁链往上爬,时而又退化为爬行动物,手掌扒在上面石梯,脚掌踩在下面的石梯,最窄的时候石梯只能放下一点点前脚掌。人少了,话也少了,只有一声声急促的呼吸。
终于,在凌晨三点,他们登上了东峰顶。东峰顶上,下雪了!冷风中,寒雪下,四个傻子立在一块石碑前,石碑上显现着四个红字——“华山论剑”。石碑旁的一处有个小棚子,只能容的下那为卖剑的大叔和他的剑。棚子下,放着一晚热腾腾的饭菜和两个馒头,大叔依然习惯了这种生活。四个傻子就这样立着,寒冷和饥饿早以吞没了登顶的成就感。四个傻子不知谈论了些什么,便拖着湿漉漉的身体向不远的一处小屋走去。他们受到了小屋主人热情的接待。他们在屋里找到了靠们处仅剩不多的空位,屋里坐满了同他们一样落难的人。“屋里提供暖气,开水,WiFi,电影,能充电,能休息。”这个夜晚,他们听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下山的索道开运了”,四位剑客顿时又有了活力。拿起背包,走出了房间。清明时节雪纷纷,华山旅人欲断魂。东峰顶大雾弥漫,雪花依然在飘。四位剑客,不顾严寒,买票下了山 。他们征服的还不到华山的四分之一吧。
没有退衣服,四位剑客便乘动车赶到了西安,在自助店里抚着饱饱的肚子。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校园小路上,四位剑客像同学讲述着宿舍和图书馆的美好。从此,江湖上再未出现过四位剑客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