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被校园霸凌陈念都有小北,《少年的你》该如何是好?
点 击 关 注
与孩子共同成长
-《少年的你》-
引起了社会对于校园霸凌的思考

(小手指滑到文末有惊喜)
为人父母之后,每次看到校园霸凌的新闻,我都既气愤又难过,内心翻腾着无尽的焦虑担忧。尽管自己的孩子还小,可是想到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要面对这个世界,我就忍不住陷入沉思中。等到我的孩子到了剧中少年的年纪,如果也面对校园霸凌,她该怎么办?
剧中有一句台词让大家忍不住泪目,小北对陈念说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可是抛开感动来看,小北真的保护了陈念吗?小北可以为了陈念去恐吓欺凌她的人,可以为了陈念去顶罪,但是结局呢?我们都看到了,没有人赢,大家都输了,而且输的很惨烈!
所以真正的保护,不是我帮你打回去,而是从根源改变她们的生活环境。
FAMILY
「家庭 」
家庭能做什么?
英国作家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的》一书中说到:“我们之所以会长成现在的样子,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和虐待等共同因素造成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养成具有十分长远的影响。
在剧中陈念是单亲家庭,母亲做着一夜暴富的荒唐梦,欠了巨额的债务,常年躲藏在外。陈念一边上学受着同学们的嘲笑,一边还要时刻担心要债的人上门。就算在家写作业,也不敢将窗帘拉开。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陈念变得自卑、怯懦、隐忍。

而根据研究显示,被霸凌的孩子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瘦弱自卑、沉默寡言、怯懦胆小”。
所以如果因为家庭教育不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出现了上述的性格特征,那么孩子在学校受到校园霸凌的可能性就会提升。
著名主持人金星我们都不陌生,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舞蹈家、主持人。但是因为她是变性人,这些年遭受了不少的非议,甚至她收养的孩子,也在学校遭受过别人的嘲讽。她曾在节目中分享,在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同学嘲笑他的孩子,说:“你妈之前是男人”,但孩子霸气的回应:“那又怎样,关你什么事”,这样的回答让金星十分骄傲。

虽然金星是变性人,但是她的三个孩子都培养的自信、大方。可见优秀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在面对嘲笑、欺凌的时候具有足够的底气怼回去。而我们作为父母,有责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心存正义,让孩子在面对霸凌时,不畏惧、不怯懦。
而且我们更需要让孩子从心里明白,父母可以为他提供帮助,不用怕,遇到霸凌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
SCHOOL
「学校 」
学校能做什么?
胡小蝶死时陈念为她披了一件衣服,之后陈念的凳子上就被倒上了红墨水。我们看到剧中老师并没有对这件事表现出多大的重视,只是轻描淡写的说:
“离高考还有几天了?还搞这种恶作剧?”
最终就这么不了了之了。甚至在之后的剧情中,老师还表扬了魏莱成绩稳定。

正是学校对校园霸凌的忽视,才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现实中,我国的绝大多数学校关注的是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而面对校园霸凌时缺少妥当的应对方式。这也是我国校园霸凌屡屡被报道,却没有得到良好解决的因素之一。
针对校园霸凌的存在,我们可以学习加拿大的“Pink Shirt Day”反校园霸凌活动,来让孩子们对校园霸凌有更正确的认识。
“Pink Shirt Day”活动,起源于2007年,在加拿大的一所高中中,两名学生发起了名为 “Pink Shirt Day”的活动,来支持一个因为穿了粉色T恤而受到排挤的男生。从那以后,这个以反对校园霸凌为主题的活动从加拿大的一个学校扩展到一个省,再到美国,乃至全世界。

目前已经近百个国家参与到了 “Pink Shirt Day” 的相关活动中,Pink Shirt Day强调一个宗旨
“Kindness is One Size Fits All”,即“一视同仁,与人为善”。
在美国的很多学校都会定期举办反校园霸凌活动,净化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对校园霸凌有说“不”的勇气,从而减少校园霸凌的产生。这样的活动一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的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学校环境变得安全健康起来。
SOCIETY
「社会」
社校能做什么?
剧中有一段台词让我印象深刻,陈念在剧中眼神空洞的反问女警官:“向谁求助,能向谁求助。还有如果这个世界是这样的,你忍心让你的孩子出生吗?”

事实上,不光我们国家具有校园霸凌的存在,就算是在国外校园霸凌也屡见不鲜。美国为了抵制校园霸凌的存在,颁布了《反霸凌法》,要求每个学校都实行这三项措施。
美国《反霸凌法》
建立举报霸凌事件的相关渠道,任何人包括老师、学员、学校员工等,只要发现霸凌事件必须举报,如果没有举报,被家长投诉后,校长就会丢了饭碗!
一旦被收到被举报的霸凌事件,学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彻查,如果发现各方推诿,美国法律严惩不贷!
第三,校园霸凌事件一旦石锤,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开除学籍。即使被开除了学籍还不算完,美国的社会组织也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以避免报复事件发生。

另外美国《反霸凌法》正式实行之后其中还有一条规定:“如果校园霸凌的是未成年,美国法律规定,即使是未成年,也可以按照成年人判罪。”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这也变相的纵容了很多孩子不惧后果的胡作非为。在这一点上,或许我们可以借鉴英美法中的“恶意补足年龄一说”,该原则打破了刑事责任的年龄僵化规定,要求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判断行为人的实际责任能力,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定罪量刑的公平正义。

纵观整部影片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警察本都有机会让悲剧不再发生,但是
“一句还年轻”“一句快高考了”
就成了四个人的地狱。说到底还是大家对校园霸凌的重视度不够,所以在此也呼吁大家:“承担起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共同为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环境。”
CONCLUSION
「结语」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句很火的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觉得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她。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你就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你就好好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
这句话如今放在这里也合适: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霸凌,你就给她好的教育。如果你觉得学校有缺失,那就提出问题去督促他。如果你觉得霸凌者跋扈残忍,那就不要袖手旁观,帮助身边的人去杜绝他。”
我们的脚下正是我们和孩子的生活环境,能改变的,也唯有我们自己。


转发 收藏此文有惊喜!!
这里有一份《0-16岁 30G少儿精英教育资源最新版+1000原版英文绘本+几百首原版英文儿歌》 送给你!
关注公重u号【雏雁部落】 回复“66”即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