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笔记 耐心
耐心-----时间的维度
当我们为一切事物——不管是选择,需求,价格还是权利——引入时间的维度后,需求就有了急躁,耐心之分。商品就有了现货,期货之分。价格就有了现值,期值之分,而这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
之前所学的一切,再加上时间的维度之后又会是一片新的天地。
易耗品与耐用品。
易耗品:一次性消费完毕的商品。
耐用品:它提供的服务,发挥的功能,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散发出来。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够享受的物品。
不耐,也可以称确定性偏好。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不耐的强弱。书中举出的例子是小孩子吃糖事件。老师给班里的每个小朋友一颗糖,并告诉他们:如果坚持半个小时不吃,你将会再次得到一颗糖。可是有的小孩控制不住,比较不耐,吃了糖。有些小孩做到了,得到了奖赏。经过进一步研究,这些自律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
其实,自律背后是想象力。完成任务的孩子能够把以后得到的奖赏看得很大很重,看得更具体明确。他们想得更远,野心更大。这就跟我们在大学里是选择泡图书馆还是打游戏是一个道理。通常说经常去学习的同学比较自律,与其说是自律还不如说他们更有想象力,想得更多更远,他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更加的明确。谁不喜欢躺在宿舍追剧啊?可是啊,我们有更强的想象力,想象着自己将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得因此在某个方面多花时间;平衡好娱乐与学习的时间。
从这学期开始好好的学习英文,即使基础差我也不会动摇!已经是大三了,我还从未参加过一次四级考试;拖延,对不对?更重要的是我根本就没上心——我只是想通过考试而拿到一张证。可是现在我改变了,这学期我报考了四级,就在下一个月考试;我没期望这一次通过,下一次是我订的目标。现在,我想要学好英语,他比拿证这件事更重要。
为什么呢?我突然想学好英语,并坚持学习了半个学期。(这可能不是个事,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是高考后最长久的一次了)首先是我有这个需求,我能想象下一次我和老外遇见后可能进行的一次聊天,我幻想着和更多不同国家的人准确的交流。这一切都集中起源于上半年暑假中半个月的旅行。由于是一个人玩选择青旅,遇到了不少老外。在店里遇到外国小姐姐也只能友好的互相报以微笑。更让我受到刺激的是在同一个房间中遇到一个法国小哥却无法交流,只好互相玩着手机;刚刚毕业的青旅员工却能流利的和他聊天,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却是无限的懊恼。。我能想象得到在未来的某一个机会面前,我将因为英语水平太差而面对的困难。何况现在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几个月养成较好的习惯。我能想象得到一年后拿到四级证书时我嘴角上扬的样子。HHHHHH,严重脱离轨道。
投资和消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区别。
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我们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在时间上做了一个平衡而已。
饿三天再吃一顿饭,那顿饭才香呢。可是傻子才会那样做,我们最求的不是一刹那的最高幸福,而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可是当我们处理某些事时总会忽略这一点,这便是知识不能好的运用;大多数人都知道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但大多时候我们连举一反一都做不到。
未来的预期决定一个人是否健身。我知道身体很重要,两年前我骑行完青海湖之后慎重的告诉自己两个道理,并且慎重的记在小本本上。第一点是加强锻炼,第二点是多读书。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好。HHHHHHH想象力瞬间受到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