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爷的剑,天涯明月刀——关于超级剑客的一些事
我所指的超级剑客,不一定要用剑,私以为古龙笔下着墨最多最为出彩的“天下第一快刀”傅红雪,同样是其中的一员。所谓“超级”,指的不仅是他们传奇般的身经百战未曾一败,更是因为他们把自身存在的一切意义都放在了手中的剑里。剑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不,剑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精粹,精神的唯一信仰,而其余的一切不过是剩下的糟粕,古龙笔下的傅红雪总是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地凝视着手中的刀,正是他们最好的写照。
他们往往不是故事的主角,因为故事的主角大多需要有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众多的红颜知己、多管闲事的心态和一步一步由弱变强的成长史,而他们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拔刀(剑)上,所以他们出现的时候往往像西门吹雪——身着白衣白裤,吃着白煮蛋——帅则帅矣,却难免令人觉得无聊。令狐冲不能算作超级剑客,虽然他的独孤九剑独步武林,但后发制人的“破招”明显是金庸笔下“见招拆招” “乾坤大挪移”式拳掌功夫思维的延续,更何况,他闲散跳脱的性格,跌跌撞撞闯江湖的历程,仍是古典小说传统的Hero(兼具男主角和英雄之意)。
因此,超级剑客往往作为故事的配角出现:陆小凤浪游江湖,每每遇到西门吹雪,不是在与他人决战紫禁之巅,就是为陆小凤挡灾消难;铁手和龙舌兰千里追凶,追杀的必须得是“一直剑”孙青霞这样所向披靡却被人冤枉的江湖怪人;叶开初入江湖偶遇孤傲冷僻快刀无情的傅红雪,李寻欢重归故园巧见仗义杀人直来直往的“飞剑客”阿飞。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但超级剑客并不是侠,他们既不为知己者死,也没有为国为民的气魄。《四大名捕》里,温瑞安曾写到孙青霞喜欢苏轼,以“弑”作为自己的字,这倒是一个很贴合的字:他们是一群把“工匠精神”推崇到极致的人,剑法的工匠,杀人的艺术家,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用剑杀人,他们杀人,不为己也不为人,不为道义也不为利益,只为追寻剑术的极致。
而他们的剑(刀)法,只有一个字,“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足够快,就能斩断一切,哪怕是宿命和时间。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古龙对于傅红雪刀法的描写,尽管小李飞刀比傅红雪的刀更快,但白昼流星的描写总浮于表面,倒是在描写傅红雪的时候,从那一句冷冷的“拔你的剑”开始,无论对方是何种武功、武器,面前是滔天剑光还是梨花暴雨,傅红雪只拔刀,后发总能先至,刀无影,只余一隙黑线,摧枯拉朽,神鬼无前,在对手伤口裂开之前,他早已收刀。傅红雪只出一刀,无影的一刀,快到极致的一刀,这自然是古龙从早期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小李飞刀”和阿飞的剑法,一直到晚年的《天涯明月刀》里以一贯之最喜欢的武功美学,没有拖泥带水的招式来回往复,也没有雄浑内力支撑的一力降十会,只剩下一招之间电光石火刀尖舐血的拔剑生死。
有趣的是,古龙晚期的另一本书《三少爷的剑》里,超级剑客之间居然足足过了十五招。谢晓峰和燕十三,作为镜子般的一体两面,以无敌剑士的身份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和绝对中心。
谢晓峰的前半生是另一个世界里的西门吹雪,天资聪颖,剑法无敌于世间,而他的后半生则展示了西门吹雪一种可能的结局。超级剑客们只会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如阿飞和傅红雪一般,成为李寻欢,他们的刀剑,不再是自身存在的唯一意义,他们超脱于刀剑之外找到了更崇高广阔的人生意义。所以古龙写李寻欢和叶开是无敌的,因为他们出刀所杀的都是该杀之人,他们的飞刀已经不仅仅是极快的刀法,无论如何穷尽一生精进剑术都无法躲过命运和道义的一击。
另一种,则是成为燕十三,他花费一生心血,杀人如麻,无情无义,了无牵挂,只为了完美自己的剑法,他把自己的生活和生命都献给了剑,而最终他变成了剑的附庸,成了名副其实的“工具人”,他的剑法变化到第十五招时,剑已通神,他再也主宰不了剑的杀意,最终死于自己的剑下。
而谢晓峰,则介于两者之间,他于古龙,有如韦小宝之于金庸,谢晓峰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混沌态,他在故事的开头假死,宁愿成为“没用的阿吉”,也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并非是由于他像李寻欢一样具有伟大的灵魂,而是因为他在拼命逃离剑的支配。他的前半生献给了剑,他是剑术的天才,无敌的象征,但他却没有西门吹雪的洁身自制,反而是近乎于孙青霞的放浪形骸,剑给了他财富、名声、尊敬、美食珍馐和最漂亮的女人。但同时,剑也在不知不觉中主宰他的人生,从他少年时第一次击败游龙剑客开始,他就不得不拔剑杀人,因为总有人想要击败他——只要杀了他,自己就可以拥有“杀死天下第一谢晓峰”的美名——于是,他只能拔剑反击,但他杀的人越多,则名声越响,慕名来杀他的人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他为了保命只能拼命练剑,他的人生早已被剑和血污占满了。小说里,当他是“没用的阿吉”时,尽管满身腌臜,他却可以安然倒头大睡;相反,当他重新成为“三少爷谢晓峰” 威严俱显,富不可言之后,他只能不停地拔剑过招,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
直到故事的最后,谢晓峰也没能找到人生新的意义,他砍下自己的大拇指,再也不能握剑,不过是如同一个劳累了一生的公司员工想要退休罢了,何况燕十三的第十五剑早已超越了他的剑法,他的剑不再天下无敌,他的人生已无法继续依托于剑上,最终只能归于自然的虚无。
古龙晚期还能写出《天涯明月刀》和《三少爷的剑》,而金庸晚期则交出了一本《鹿鼎记》,是否说明,浪子即使老了也能保留几分锐气,而忠厚老实之人却容易随着年岁增加越发圆滑,如此想想倒别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