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一篇日志的简明解释
原日志在此:https://www.douban.com/note/740955532/
社会的建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口越多、民族越多元、语言和宗教越丰富,治理难度也越大。如果你看不惯我这个人的右翼保皇倾向(倾向于HK建制派的),那可以扪心自问:我自己组织起的人马能够战胜邓巴定律(150人为组织上限),推翻现有的一切,构建一个美丽新世界?
很可惜,如果你有过人人网政治圈经历,体会过大家对袁涛事件的看法;或者经常去看各种境外视频,你会发现思想越自由,越开放多元,人们倾向于组建越来越小众的团体,反而力量更为分散,更难改变现状。
至于那些小团体能够改变现状的,无非是各个小团体的领导人愿意找最大公约数,然后互相妥协,这样才能把力量拧成一股绳,否则还是独乐乐,最后看片自渎了事。
至于我个人,曾经在南京这座中国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的圣城度过少年时代的四年时光,也接受过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熏陶,也曾经热血过。但是为何转向了威权主义和保皇主义,那是因为我来到北京以后,看到了血淋淋的现实。很多人天真地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永恒的友谊的,但是如果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学说和若干职场经历,你会明白,除了圣人与圣人,绝大多数的关系都可以转化为赤裸裸的金钱与金钱的关系,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朋友还是通过金钱获得的。
至于现在的体制,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整体而言还是运行良好的,至少能够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挣钱、恰饭逐渐往上带。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是一回事,组建自己的乌托邦,让身边的人跟着你吃口饭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对大多数人的不满意见,我同情,但是我也要支持目前不利于我自己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