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怕哪种“鬼”
在那个有DVD的年代,看过很多的鬼片,僵尸片。很多片子的场景都是小山村里,破旧的老屋,或者是长满杂草的别墅,冤死的鬼魂。港片里还有很多神婆巫师,通过各种仪式能和鬼对话。话说现在的农村里,还有这样的人存在,做着类似的迷信活动。
曾看过一个鬼片,片子里的活人上厕所,没有厕纸了,结果在边上的那个鬼给递了厕纸,这个场景,让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晚上不敢独自上厕所。很多人都说,恐怖片,如果关了的声音,其实就不可怕了。尤其是我们国家的恐怖片,很多特效都做得不是很好,甚至还有穿帮的镜头。小时候不知道,在晚上看鬼片,听着木门吱吱呀呀的声音,然后就是白色衣服的女鬼或者穿着红色衣服的厉鬼出现,我总是特别害怕。因为我们家的老房子,开门的时候也有这样吱吱呀呀的声音,尤其是那些灰蒙蒙的阴雨天,更有片子中的恐怖氛围。于是梦里就会出现了片子中的各式鬼怪,打打杀杀。
农村的老人,特别迷信,总愿意说一些过去遇到的用常理解释不通的事情,然后就归结于鬼神。总能听说,哪家有人去世了,然后守夜的人晚上总能听到楼下乒乒乓乓的声音,说是去世的人回来了。外婆去世的时候,舅舅们也说过老屋的楼下在某个晚上有非常大的动静。这样的故事听多了,虽说没经历过那些所谓有动静的夜晚,但小时候我们的想象力无比丰富,总能脑补出各种画面。还有关于“鬼火”的各种说法,我总以为“鬼火”就是鬼魂们打着的火把,看到那些移动的绿色光亮,就躲回屋里不敢出门。
小时候天真,以为世界上最恐怖的,就是电视里以及爷爷奶奶口中的那些鬼怪。可是长大了以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比鬼怪还要可怕的人。今天看到一篇推送,电影《素媛》中罪犯的原型即将刑满出狱。看过《熔炉》,好几天都走不出低沉的情绪,所以一直不敢去看《素媛》。电影取材真实事件,很多细节都经过了隐晦的艺术化处理,却依然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现实中那些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让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性侵儿童案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那不仅仅存在于电视上,而是真实的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的父母,受限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农村落后的观念,从未跟我们讲过类似的防范知识。当我们这辈人成为父母的时候,或许能够做到给孩子讲述相关的知识,却无法去替他们挡住这个世界可能出现的黑暗。我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可不代表就没有那些比鬼怪还要可怕的恶魔的存在。而且这些恶魔,不会把凶神恶煞、阴险毒辣写在脸上,很多时候他可能是你觉得面熟的“叔叔”或是你以为应该敬爱的“老师”。
小时候我们害怕独处,怕有鬼怪。可是长大后,会发现人群之中似乎更加可怕。小时候发现夜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走路的时候,听着自己的脚步声,脑海里想着看过的鬼故事觉得好恐怖。长大后发现,夜深人静,路上若是除了自己的脚步声,还伴随着不熟悉的脚步声,那似乎更让人觉得害怕。虽说人和人之间要有基本的信任,可是也不能缺少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有时候觉得非常矛盾。我们需要善良,需要助人为乐,可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因此受到伤害的人,让我们心疼。我们悲愤,却无从减轻他们受到的伤害。
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希望那些恶魔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希望我们能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被生活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