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过《少年的你》,但却想起少年的我 - 1
从上周开始村儿里断崖式降温。刚来的时候是夏天,每天早晚有些清冷,中午很燥热却没有蝉鸣。转眼入秋,雨集中的敲在橡树上、屋檐上,时而柔弱无骨绵绵密密,时而狂躁不安自暴自弃。即使再晴朗起来,也像是有了裂痕的感情,温度回不到之前的样子。天冷了就不想出门,秋天也总让人有些伤感。刷豆瓣看到国内《少年的你》已经上映了,看了不少评论,于是恍惚又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旧故事。
小学的时候,我经历过一次转学,家里人觉得我之前的小学在小升初时直升的学校不好,临时起意把我转到了市重点小学。记得那天早晨我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被催着起床,问姥姥,结果她说我被转学了……
那个时候转学想进个重点班是需要交三百块的“选班费”的,在90年代中期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因为书法班有我认识的一个漂亮女生,于是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书法班。当时班主任老师并不喜欢我,因为她觉得转校生都成绩不好拖后腿。她把我安排在了最后一排,和班级的最后一名,一个黑黑胖胖脏脏、每天不听课只知道用口水把贴纸贴在身上的男生坐同桌,直到老妈“送了礼”给她,她才把我从他身边调开。
在之前学校我是大队长,每次市里的或是学校的文艺演出,我都一定主持、独唱或者做指挥。在那里我常常感觉到“被珍视、被宠爱”,人也特别自信。而到了市重点,班级里的同学大部分家庭非富即贵、才貌双全,我突然成了那个“平平无奇”的某某。
记得那天下课涌过来好多同学围着我,问我是谁,来自哪里,还好奇的翻看老妈从北京买给我的笔袋,然后又笑嘻嘻的三三两两的走开。老师的轻视,同学的陌生,都让我觉得孤独。在那个年纪,融入一个新团体对我来说是个艰难的过程。好在第一次期末考试考了班级23名,而后基本都是班级前3名,这让我开始有了一点安全感。而后每学期都会转学过来一两个同学,自然地,转学生也慢慢开始交起了朋友。
后来班级里包括我在内的7个人玩的特别好,算是一个小团体。其中有的人成绩很好(比如我),有的人很好看,有的人是意见领袖,有的人则是很有钱。女生们常常互相送贺卡,送铅笔,或是一块去打游戏、玩蹦床,意见领袖出主意,有钱的女生请客,有颜的提升逼格,成绩好的负责做逃课的挡箭牌。那时候老师也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我们几个实打实的胡闹了很一阵子。后来其中一个家长发现女儿的压岁钱花光了,逼问之下发现是她全部给大家刷礼物、一起打游戏了,于是家长告诉了老师,从此我们的小团体因为没有活动经费而减少了娱乐活动,逐渐解散。
初中时一个也是我小学同学的姑娘一提起小学时我们那几个女生马上哼了一下鼻子,她说我们的“友谊”是用钱买来的。也许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吧,小女孩总是虚荣的、希望被宠的,在那个小团体里,出钱的两个女生都是转学生。其中一个女生成绩比较差,而且年纪比同龄生大一两岁,但是家境好,基本身边的朋友都在向她“索取”,包括当时的班长,后来做了演员的一个男生,也公然说是因为她一直送他漫画他才会喜欢她。在那个年纪,也许用钱买来友谊对她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我呢,如果有人选择和我做朋友,我当然不会拒绝。我一直都在等着有人理理我,主动成为我的朋友,更何况她们对我那么好,还要依仗我的成绩去和老师请假呢?我当时觉得自己是“可爱的,有用的”,当然,这种感受是在多年之后我才明白。
小学毕业前,厮混在一起的小姐妹们拍了好多照片,而后再无联系。
初中时我的班主任是老妈同事的老公L,一个30岁不到的油腻男。初中时L和班里一个早熟的短发女生走得很近,姑且叫她B吧,听说B的父母离异,爸爸给她租了学校附近的房子自住,零用钱也管够,在其他初中生都在被父母意志左右衣食住行的年代,她已经可以自己决定吃穿用度衣着品味。初中时B常被L叫到他的办公室,一聊就是一节课。她在班中做团支书和物理课代表,跋扈且恃宠而骄。
记得某天自习,她和另外一个女生给大家发当晚的空白物理卷子,而我和同桌都没有被发到卷子,于是我和她说我没有卷子,她丢给我两张,很火大的说,问了几遍都有卷子了吗你不吭声,故意找麻烦。初中时的我虽然是班长,但我依然懦弱,被凶了我也没有回嘴。而B说完还不解气,又跑去找L告了我一状。那天放学前L拖堂给大家开了班会,愤怒的问:“听说有些班干部不配合其他同学工作,发卷子还要搞特殊化,到你那儿你不要还一定要人家特意给你送一次,以后再有这样情况绝不姑息!”我不知道放学后我是怎么回到家,只是觉得整个人有些恍惚,在老妈的逼问下说出了事情经过。第二天她没让我按时间去学校参加早自习,而是上午晚一些带着我一块去了学校,直接去找了L,告诉他如果他不知道如何管教跋扈的B,她会直接和B沟通,而不是像L一样纵容她在班级欺负人还要反咬一口。之后确实她没再找过我什么麻烦,在中考前B还在班级交了新男朋友,两人常在一块腻歪。L在那之后也常找B去办公室,但总觉得不是很愉快的关系,B的新男友成了L的出气筒,上课时间大部分都是罚站,时不时还被叫家长。
没有多久大家就毕业四散,离开了不太愉快的初中生活。我的经历和很多人被校园暴力的情景不大一样,但依然让人难以接受,甚至让我整个初中都很怯懦。后来有些同学跟我说,那天如果我站起来和L对抗,他们也会和我一起,但我没有。在毕业前夕,班里几个男生有预谋的把L的自行车偷出了学校车棚,合力扔到了附近家属院的屋顶上,算是大家在毕业前送个他最后的惊喜。
-
Fuel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3 1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