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事条令在兵棋推演中与兵棋规则的关系(一)
经典陆军分队级战术兵棋《火力战》的想定设计原则是按照学习规则、熟悉规则模式进行,通过想定不断训练推演员对规则的掌握程度。以《火力战》第一想定为例,其目的主要是训练推演员直瞄射击和机动的相关规则,其中包括了让推演员熟悉推演流程、直瞄射击、机会射击、地形修正和机动等内容。同时我们认为,无论哪个想定都需要加入通视规则。

从表面上看,相关的兵棋推演仅涉及到兵棋的规则问题。但在本质上,除了规则本身,推演员如果想把推演与理论知识——如与战斗条令相结合,就必须要在推演过程中将条令灵活运用到推演中去。
在《火力战》的体系中,当时的美军条令规定坦克排为5车制。这种5车制排在作战中可能会分为2个半排,即由排长指挥的重半排(3辆坦克)和由排级军士指挥的轻半排(2辆坦克)。这样,在一个排执行任务的时候,当实施跃进机动夺取备用防守位置时;或在遭到火力攻击时,让坦克排进行分编。这时,一个半排可以支援另一个半排。
按照《火力战》的堆叠规则,每个六角格的最大堆叠上限为4个算子;同时根据美军条令,坦克排的战斗队形纵深约为50米至100米。那么,在《火力战》第一想定的推演过程中,美军推演员在机动其算子时,则可以按照第一个堆叠3个算子,相邻堆叠2个算子的方式进行机动——这便是将条令与规则相结合。而具体的战斗队形,则不体现在这一规则之中,这属于战斗层面的兵棋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火力战》第一想定中,美军推演员处于条令中所规定的可预料接敌状态,因此使用跃进掩护条令。即在推演中三个排分别执行跃进和直瞄射击命令;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一个排分为2个半排执行跃进掩护。同样具体的直瞄射击问题也并不体现在《火力战》的规则之中。

根据当时的美军条令,坦克排的战斗队形纵深约为50米至100米,而进攻正面约为500米至600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继续讨论。在实际推演中,当学习完成相应的战斗条令之后,并将其在兵棋推演中所体现出来,才能使得推演具有真正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