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极度低估的稳健核心资产,或正处于起跳前的深蹲阶段
现价5.28元,市盈率5倍多,市净率0.91,比绝大部分银行股都便宜。但业绩却比银行股好很多。近十年净利润增速,最低10%,最高超一倍。换言之,相对于增速而言,它应就是A股最被低估的板块和个股。
ROE除了刚上市两年,一直保持在15%以上。同时,有近4%的股息率。这还是在20%的分红率情况下实现的。如果稍稍提高一些,不仅是股息率随之提高,估值也会暴涨。

中国建筑从2007年上市以来,至今已十年有余,历史数据十分优秀。
据2009~2018年十年统计显示,净利润从57.30亿元涨到了382.41亿元,涨了6.67倍;分红从8.7亿元涨到了70.5亿元,涨了8.10倍。分红增速超过净利润增速的公司值得尊敬。
累计分红:436.81亿元,IPO融资:501.6亿元,眼看着明年分红就能超越融资,堪称良心企业。
中国建筑的核心资产主要是房地产业务和建筑业务。这可能是低估的一个原因,在跟着房地产股票的估值。另一方面是安邦减持,使得股价承压。
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会发现建筑业务近四年的数据都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数据,是一块妥妥的现金奶牛业务。

再看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9736 亿元,同比增长15.8%;归母净利润300 亿元,同比增长9.8%。财报中披露,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是由于公司支付优先股股息等导致少数股东损益的增加。
单看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5%。非常明显,收款继续改善,地产业务利润加速释放,逆周期调节基建边际好转。在手订单充沛,订单大幅提速。建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地产业务土储优质操盘能力强,具备强扩张能力。
整体上公司以稳健著称,即便国内房地产市场,受到政策影响不被看好。但中国建筑的海外市场订单保持高速增长,使得业务格局更加稳健。
可以说,中国建筑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低估核心资产,被《财富》“世界500强”评为第23位,也是中国企业500强的第3位,绝对算得上我国的核心资产之一。
回顾中国建筑本身的历史,目前的估值水平基本回到了2014年的极低位,而这几年来,业绩却翻了一倍。同时,拿中国建筑和贵州茅台的估值相比,两者比值达到了历史最大并且持续升高。

5倍的市盈率是显然的低估,正常回到10倍,如果有牛市15也是可以期待的。鉴于其过来一贯的稳健风格,下跌空间十分有限。
因此当下的风险回报比值相当理想,属于极佳的入手时点。稳健型投资者当下阶段的首选标的,三五年一倍可期。
总之,无论是绝对位置还是和沪深300的相对估值,都已经到了极度低估的位置。

股价表现上,已经持续三年被低估。月K线看,刚好处于上升三角形末端。上一周三连阴,跌破了长期的上升趋势线,很可能是起跳前的下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