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感悟
学习分三类,一是工具类的使用,这种学习没什么复杂的,就是反复的使用,熟能生巧;二是逻辑类的(更高级的说法是科学),这就需要读书学习,在脑海里形成逻辑思维;三是艺术类(也可以叫做宗教,思想),这就属于感受型学习了,纯粹靠个人天赋了,学到什么地步都是命运的安排,没办法强求了。
当然三种型式也不能割裂来看。拿英语来说,本质上来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只要多说多听,熟能生巧,一定可以学会,而太多方法在强调环境,技巧……都是花拳绣腿。
生活本身在强调逻辑自恰,语言运用于生活中,就有了一定的结构,会出现语态,时态。还有你会在市面上看到有教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专业英语……也是基于此才出现的分类。
郭德纲曾说过人拼到最后还是看文化,我也听马家辉讲过语言是思想的边界。学习语言最终还是学习文化。文化的学习,思想的领悟,到底能到什么地步都是看天赋了。
学会某件东西并不难,主要是工具的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精通某件东西非常难,在具备前两种能力的情况下,还要看老天爷赏不赏饭。突然想起一句俗话,小财靠勤,大财靠命,说的也是个理吧。
PS:分类是学习生活工作的第一步。把东西分清楚了,才能知道什么是能做到的,什么是人力不能及的。能做到的尽力去做,不能及的学会放下不要纠缠,这样才能坦然的面对生活,不会对太多的情绪烦恼所困扰。
最近在看《演员请就位》,有一点儿感触特别强。一种是学习型的,像姚晨接到角色前先查阅资料,推导出人物角色在规定的情境下会出现什么情绪,通过荧幕表现出来;还有一种是感受型的,像周迅把自己置于角色的情境下,感受当时所表现的状态,通过艺术加工在荧幕上表现出来。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