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宁德]蕉城的这道美食竟然跟王昭君有关……

蕉城
敢为天下“鲜”
蕉城区八都镇有座溪池村,潺潺的霍童溪呈“S”形穿村而过,流入八都,溪两岸鹅卵石黑白色泽分布,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溪中盛产一种味道十分鲜美的溪鱼——香鱼。

说起香鱼,不得不提起一段与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有关的故事。据说香鱼原产于湖北兴山县王昭君的故乡。昭君母亲卧病在床,王昭君因为家贫买不起滋补品十分难过。当她在溪边洗衣服的时候,一条小鱼在她的身边游来游去,不肯离去。她捧起小鱼细看,小头尖嘴,体色青黄,鳃盖后方有一卵形橙色斑纹,尾部又细又长,犹如凤尾,全长约三寸,王昭君满心欢喜地把它捕来为母亲做了一碗鱼汤,可是味道并不让人满意。

于是,她拣了个黄道吉日,把自己浴身后充满香脂气息奇浴水倒进溪里。她一边倒浴水,一边唱道:“溪百里,生贵鱼,济贫穷,上宴席。”说来也怪,王昭君浴身后的香脂水,瞬时变成像先前捕到的小鱼那样的鱼,只是它的背脊长出了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并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从此,香溪河方圆百里,就有了这种奇特的香鱼。有诗人《顺溪香鱼》曰:“碧溪喧美女,临水巧梳妆。欲共人儿较,翔鳞尾尾香。”(《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一眨眼,几百年过去了。明朝郑成功把香鱼带到台北市溪碧潭放养繁殖,试养成功,台湾也就盛产香鱼了。因为台湾人称郑成功为“国姓爷”,人们为了怀念郑成功,将香鱼称为“国姓鱼”。

如今这种鱼已很少,只在我国福建、台湾局部地区存在。因为香鱼其肉醇厚,肉质细嫩味美并有殊香,并无其它鱼腥味,有“淡水鱼之王”的美誉。台湾诗人连横赞道、“春水初添新店溪,溪流停蓄绿玻璃,香鱼上钩刚三寸,斗酒双相去听鹏”。《台湾风物志》评赞香鱼“较杭州西湖’五柳居上海松江’四腮’有过之而无不及”。香鱼与王昭君的传奇随着香鱼身份的不断提高,不仅蜚声台湾海峡两岸,而且远播日本和朝鲜。海外爱国侨胞亲昵地把“香鱼”称为“乡鱼”

霍童溪八都溪池的香鱼,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万历每问,香鱼是高级宴席上的一道佳肴,食法颇多,清蒸、红烧皆宜。八都当地最常见的是清蒸香鱼,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入沸水锅汆一下,捞出装盆,配上笋片、香菇丝、葱、姜,浇上料酒,上蒸笼蒸熟后取出,把鱼汁泡入锅内,加精盐烧沸,用味精调好味,浇在鱼表面即成。清蒸香鱼,肉质细嫩,多油,清香扑鼻,味道极其鲜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鱼干,在清代就远近闻名,据说已有一百余年历史。香鱼干用炭火培烤而成,体色金黄,清香无腥,松脆可口,风味独特,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想吃香鱼?那就来蕉城吧!
智己策略丨文字编撰
见图片下方图注丨图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