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在武汉举办军运会,因为她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自从宣布军运会举办地后。在相关问题下总能看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选择在武汉举办第七届世界军运会?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不仅第七届军人运动会选了武汉,而且历史上的武汉,无论是其诞生还是发展,也从来都与“军人”“军事”,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两千八百多年前,被尊为“兵家至圣”的孙武子,在《孙子兵法》中,曾高度概括的对影响战争胜负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总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这句话什么意思?
在孙武子看来,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因素中,首要的是“人心”、其次是“天气”、然后是“地利”、最后是“统兵”和“制度”。
然而,随着王朝的不断更迭,人们逐渐发现:人心有向背、阴晴难捉摸、承平戈矛锈、法坚却易碎!
“五大胜因”中有什么不会变?只有地利!

为什么强调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一线贯通、两江交汇
三镇雄峙,四海呼应
五方杂处、六路齐观
七星高照、八面玲珑
九省通衢、十指连心

这是武汉生来的骄傲:西可进巴蜀,东能下吴越,向北则溯汉水而至豫陕,往南跨洞庭湖以达湘桂。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雄踞两江南北的武汉三镇,自古以来都是定鼎天下的必争之地!
而历经数千年熊熊战火的血腥锤炼下,逢乱必久战的武汉乃至生息其上的万千百姓,更是拥有世所罕见的“血性”以及对和平发乎心底的“珍爱”...
武汉,一座血性之城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克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之后的六周时间里,为了彻底的瓦解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军心士气,数万日寇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放火、抢劫等各类血腥暴行。
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败退残兵、内迁难民,谈日色变...
那一年,中国人民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幸运的是:武汉,决定扛起这个历史重任。

1938年6月,在徐州会战国府折兵十万,举国上下愁云惨淡之际,一曲《保卫大武汉》瞬时引爆南北,强烈高涨了中国人民的军心士气:
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 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 保卫大武汉粉碎敌人的进攻 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 保卫大武汉
武汉,她没有让中国人民失望:
从6月到10月底,在武汉及周边数千万人民的鼎力支撑下,110万国军将士与30余万日寇,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开始了一场“转折历史”的大会战——武汉保卫战!

在万家岭上,方圆不过10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布满了日我两军的钢盔、马鞍、弹药箱,毒气筒、防毒面具,而由于天气炎热,被遗弃阵前的尸体已经难以分辨,大堆蛆虫腐烂后,蛆虫又变成了蛹,蛹变成了蝇,蛹壳堆在骷髅上高达盈尺...
在富池口要塞,日我两军血战近10天,阵前的日军如蝇蛆一般附骨而上,阵后的我方守军则在武汉方面物资人力的补充指挥下,白日里一次次的与侵入要塞的日寇撕咬搏命,在夜晚下又无数次的朝着沦陷阵地上的日军,发起死亡冲锋!
沿山麓、沿道路、沿溪流,无处无骸骨,五步一尸、十步一马,这是最真实的战场画面。
.......

拼资源、拼人命、拼意志!

从1938年6月开始,在武汉及背后亿万中国抗日人民的支持下,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以武汉为中心而展开的“武汉保卫战”,俨然变成了一具碾碎一切的“人肉磨盘”:
中国军队累计牺牲25万4628人,负伤人数超18万!
日本军队累计伤亡25.7万,为抗战以来所遭遇之最大伤亡!
当然,“武汉会战”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出的贡献,远不仅如此。

据日方战史资料显示:
昭和十二年(1937年)从海外输入的军需物资总额达到9亿6000万日元,到翌年6月,为进行“秋季进行汉口作战”(武汉会战)物资筹措,学校教练用步枪均被收回”,用于装备扩建,至昭和十四年(1939年武汉会战结束),军需物资支出已达61亿5600万日元,国家储备耗竭!
这样的境况,以至于使得日军参谋总长兼陆相畑俊六都无奈自称:
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

武汉,深知“和平”不易
对于武汉之外那些未曾亲身经历那场恶战的人而言,当年的惨烈不过是字面上的一列列数据,但是对于武汉本身而言,这一切彰显荣耀的数字,却是亲身目睹下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叹息凋零!

因为亲历战争惨烈,所以愈加珍爱和平。
这一点,我们从即将于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各项筹办细节中,便可以清楚的看到!
从“会徽”上看:
由“七颗五角星”、“和平鸽”、“彩带”、“7”等元素共同构成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

其中,“七颗五角星”意在表现世界各国军人在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齐聚武汉,共庆和平盛会。
而“和平鸽”、以及由形似长江的“彩带”造型所共同构成的“7”,同样意在向世界传递于此次由武汉主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乃至东道主地位的中国军人、主办国中国“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愿景,都意在和平!
从“吉祥物”上看:
此次于武汉举行的第七届军运会吉祥物,是以有着“长江鱼王”之称的中华鲟为原型的卡通形象—兵兵。

其中,除了原型中华鲟的“中华”二字,及吉祥物“兵兵”的称呼贴合军运会于中国举办,由军人参赛的主题外,其憨态可掬、阳光自信、手持“和平火炬”迈步向前的姿态,更是意在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理念!
从“火炬”上看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火炬名称,叫做“和平荣光”。
火炬顶部紧靠相融的三团火焰,象征世界各国军人相聚中国,点燃热情、同筑和平、环绕火炬顶部的长城垛口形进风口,象征中国意在“防御”的和平发展理念、而火炬底部的圆,则寓意世界和平、同为一体!

当然,这样无时不在凸显的“和平理念”,出现在了此次军运会的每一个角落与细节:
第七次军运会的口号是“创军人荣耀 筑世界和平”!
第七次军运会的十位军方形象大使中,有八位形象大使,都来自于医护、航天、奥运会运动员等军籍非一线作战单位!
因此,什么是即将于中国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核心精神”?
两个字:和平!

这是前所未有的和平呼唤,这是自世界军运会诞生举办以来,所最为强烈的和平呼唤,这是当代中国军人、这是抗战血性之城发自内心的和平呼唤!
因为以上所述的一切,军运会才会选择在武汉举行。举办世界军运会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带来和平,而武汉是最希望和平永存的城市,因此它也是举办世界军运会最合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