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件,长两个见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我们公司的销售在展会上结实了一个姓王的人,声称是某某公司的采购总监,做外贸的,跨国上市大公司。刚刚进公司的销售感觉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要是能抓住这样的客户,她在销售部的地位应该很容易巩固,于是她们去参观了这个大公司,并得到了相应人等的接待和介绍,参观的时候并没有见着姓王的采购总监,他说他出差在外,恩,毕竟一个大采购,经常出差也是正常的。
这是前奏。
后就是合作,按他的需求调整我们的产品,按合同的日期出货;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订单发过来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如果能跟这样的公司持续合作,对公司整体是有利的,这是一件好事!销售也感觉自己面上有光,能力得到了认可,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合同上按对方结款方式:以销定结!
这是正行。
货到之后,王姓之人应该给销售,销售软件的时候开始各种推脱,不是开会就是出差,货到了一个月也没能把软件发过来!销售在展会回去之后被调整了职位,不在负责销售,心里对销售这件事也觉得不再是自己份内的事,所以软件即使没发过来也没怎么着急上火。7月,我在深圳,半强迫约着王姓之人见了个面,去他定的地方吃了个饭,全程他都在讲这个大公司的啥啥啥,一付理所当然。
这也是正行。没人发现问题。
货到对方四个月过去,没得到任何销售回溃,甚至有没有破损、有没有客诉都不知道。原销售偶尔联系他,也是联系不上,微信不回,电话不接。我们相信这家大公司不至于跑喽,也没怎么上心去追货款。即使搬公司用很多钱的情况下,也没有得到他的回复。这样就来到了十月,我们回深圳参加展会,我跟原销售去了这家大公司,才到前台就被告知,此人早已离职。各方查证,大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来与我们面谈说只查到我们公司的名称,但并未下过定单与我们合作过。
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了。
王姓之人早已由大公司离职,自己单干去了,跟原销售签的合同不是盖的大公司的公章而是他现在公司的章,他与原销售说这是大公司的子公司,签采购合同都用这个公司名称。销售等一干人等查了这家公司没查出问题就同意签了,并且按时出了货。现在大公司并不知道这家公司是谁,也不知道他打着自己家公司的旗号出去下订单。于是乎我们照着合同上公司的注册地址找过去,他还真在这家公司,没有见到人,去了两次追款无果。摆明了货在我这里,我们也没卖,现在就给钱不可能!他欺诈的公司不仅仅是我们一家。因为接待的人直接问:你们是某某公司的供应商吧!明显不是我们一家过去讨债。
问题来了,该怎么解决。
正常讨货款的途径基本是不可行了,等着他自愿付的可能性是零,唯有打官司这一条路了。
我们想到了咨询律师,在深没有熟悉的事务所,就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很多免费咨询的链接,因为心里有准备,咨询么,肯定是要付费的,那如果能先有个免费的咨询一下,心里有个底对面对面咨询的时候应该能有更多的经验。于是乎随便找了个顺眼的在上面跟客服沟通了几句,对方说安排律师给我打电话详细了解。一个小时后电话来了,在电话里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位律师表现的非常专业与严厉,说这样吧,你要是在深圳就带着资料来我们事务所详细聊一下比较方便!
我想也是啊,面对面肯定比电话里好。就开始准备把销售与王姓之人的聊天记录打印出来。处理一半的时候电话又响,另外一个声称是律师的人来电话说看到了你在网上的咨询内容,能讲一下过程看能不能帮到你,恩,我就再说了一遍,同时知道了他也是东北人,跟我同姓(就是这么巧),他提醒我说你可以来我们这里做面对面的咨询,不过是要付费的,深圳的人工可是很贵的哦,特别是律师,这个咨询费由500起到2000,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另外我们家的律师今天很闲,你现在就可以过来!
哦哦哦哦。。。。正在做准备材料的人,有点恍然大悟,啊。。。。这样啊,打电话的并不是律师哦,只是一个前行工作人员,主要是招呼人过去做深度咨询!!!
2家都想约我4点过去,到底去谁家适合,还把我给搞纠结了。
最后决定去先给我电话的事务所,路上问了是不是要收钱,他回复说是的,来了就算深度咨询,收费500-2000.我想着跟他在电话里沟通了过程,他了解大部分事情经过,那去面谈的话应该省点事。到了事务所,前台做登记,进入等待的小会议室,等了近半个小时,收到这人微信问“今天不来了?”见此微信自己不仅后悔,这样的公司效率让人意想不到。沟通完过来一小伙,左眼下一大块红色的胎记,见他的面相,后悔又增加了一层,这样的人应该不是律师。他翻开本子说:请再复述一下过程!我想:完了,他肯定不是律师。又简单说了一遍,他草草在本子上记了三行,然后合上本子说:稍等,我去找我同事研究一下!又二十分钟过去,他领一女性进来,说伊是某某律师,可以针对我们的事件做出辅助性判断、分析,不过说之前要付费,我们这种情况需要付一千块钱咨询费。当时的状况因为我有心理准备,准备付费,所以还算不吃惊。但不付费就不开口说话的模式有点小尴尬。付了费,律师开始说她的建议,前面说错了公司,理解错了步骤.....还好我理性的给她分析了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她的认可。
完事。往下就是我们自己的决定,是不是起诉。
不能不说人家不专业,但不得不说自己被套路。相信所有人面对这些事都会被套路。赚钱真的是很重要,套路别人才能赚到钱的模式让人不齿!
这2件事让我总结出一点经验:
如果你是销售,采购先付货款过来没问题,你保证及时出货、做好售后就可以了。
如果是先货后款,你就得有采购人的身份证信息备案,还要一再审核合同内容是否合理,如果出现问题合同上有没有谈及处理办法。
做为公司最好签一家事务所常年服务,什么事都先咨询再做决定,人在江湖走不能不湿鞋,所以还是小心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