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一个人,便是所有答案
跟市场部的同事闲聊时,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合适的单身对象介绍?
就像所有这个话题的千篇一律的对话就是,如果答曰,“你有什么要求”。“没有要求”,则被会说,“没有要求就是最高的要求”;如果你较真的说出“一二的要求”,便会说“你的要求可真多呀”。
这无疑又是陷入怪圈的对话。当时懊恼地想打自己一巴掌,为啥要提起这个话题了。
因为圈子小,在偶然巧合之下发现了豆瓣有相亲小组功能,于此发帖,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想要找什么样的对象,都进行了一一详细的描述。当然,对于希冀找的对象,并非需要一一去对应满足、匹配。但仍然有友邻“关爱”、“友好”地提醒我,“你的要求可真高鸭”、“你把关于收入这一条去掉吧,方许更容易去找到”。
其实,对于我而言,所列的条条框框,并非一定要囿于此而限定自己。但,多少,是对自己想找的理想对象的概述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此,对于应征豆油的友邻们,在聊天的过程中,我都会提及,他对于理想对象的设定是什么样的话题。然后,对应匹配自己是否是他们想要找的“同类中人”。
事实是,有遇到刚上来就气场不对的人,三言两语就觉得兴趣全无;也有遇到相同价值观、或是相类似经历的人,但依然也没有后续。
感情就是这样鸭,是两个人的事情,“始于颜值 敬于才华 久于善良 终于人品”这16个字,我想是高度概括了当下的单身青年找理想对象的需求。
所以,当你一段时间久久专注于寻找对象这件事情之后,你会觉得自己很丧,“为啥你周边的朋友都脱单了,你还没有脱单”、“为啥你周边的朋友都儿女成群了,你还在相亲”,“为啥别人家的父母都要操劳儿女单身的事情,你的父母却需要为此烦恼”、“为啥别人就可以如此轻易相亲成功,而你却要如此折腾”、“为啥别人遇到的人都是良人,你却无法遇上”……
其实,自己不算是一个“丧”的人,真是觉得“找对象”这件事情上,实在是“太南了”。朋友前段时间,找我说,问我是否脱单,也说到她的情况,“刚分手了”。问及情况是,“对方的性格实在是太轴了”,“相处了两个月,觉得不合适,就分手了呗。”
说出来轻松的事情,其实背后都隐藏着心酸,比如距离过年的倒计时已经在心中敲响了“警钟”。一年又一年的期许,一年又一年的失望,一年又一年的重燃希望,各中的滋味,大概是同处在焦虑阶段的大龄青年所能同频感受到的吧。
什么是理想的对象?身高、身材、外貌、收入、家庭、工作、房车情况、年龄、学历、地理位置、性格、爱好特长等都构成了关注异性的要素。我们都知道男女有别,我们也知道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其实是大不相同的。见过很多妹子对男生的身高很执着,尽管自己的身高不到160,也希望找的男友身高175+。我没有觉得不妥之处,这就是非常明确的要求。
其实,遇到一个人,需要的是缘分,我不知道如何来理解缘分,大概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然后,你所有设置的条条框框,在你爱的人面前,都变得虚无起来。因为,你爱的人,就是全部答案。
© 本文版权归 雨后sunshi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4 19: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