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深,梦里醉书香 小石头
月浅秋深,梦里醉书香
小石头
叶落知秋,哪管岁月稠,一袭秋风起,摇曳了树梢,时光醉意把媚抛。明艳春光在眼前一闪而过,倏忽间又迎来了炎热夏季的炙烤,衣衫的更迭稍逊时令,华丽转身的时光,又把人拖曳到了枫红菊黄叶落萧瑟的秋。
“枫情万种,撒落一地妖娆,落叶如蝶为谁舞,红叶有霜终日醉,醉到深处是飘零。静听秋语呢喃,掬一捧秋水,望一弯秋月,赏一叶秋枫,现一场绚丽芳华。”一卷在手,呢喃低语,反复吟诵,醉人境界,悠远怅然,一袭锦瑟秋华的美丽画面跃然眼前,景随人走,心随景移,哪管凉意的清秋!
秋光挪移,岁月蹉跎,任由华发生。踌躇于秋的意境,沉醉不知归路,何人能驾驭生命之帆捕捉流逝的皑皑光阴?悠悠岁月,赓续连绵,多少往事化为一缕青烟。时光易老,思绪依旧,文字翩然落素宣,页面泛黄写缠绵,回首却是瞬间,青葱容颜去,桂花飘香亦萧然。

寒露至,豆香飘,爹娘耕耘收割忙,风起挂眉梢;秋风冷,耕衣薄,寒蝉凄切声声高,万物蛰伏藏。手不释卷,却无法深读,任由思绪翩然回故土;秋收已毕,犁田耕作,劳作化作喜悦的收获。秋,在爹娘眼中,就是汗牛充栋的书库,就是辛勤汗水的一季收获。摸爬滚打于田间地头,哪怕尘飞扬土覆面,颗粒归仓沉甸甸。书是精神的粮,把粮收到家里,把书读到心里,话语朴实,却道出至真至诚的诫语。道不同,理相通,劝人读书用心良苦。
薄凉的秋日,最适在阅读的故纸堆里,唤起尘封的记忆。西北的黄土高坡,文人才情充沛,荒凉的地域却有浓郁的乡土风俗和人情世故。拜读过陈忠实的《白鹿原》,也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人物而垂泪,在阅读中感念西北汉子的憨厚和淳朴,婆姨的温顺和热情,粗狂的信天游在黄土高坡上悠远传唱,高亢的秦腔在西北大地激越传扬……飘逸的思绪早已沉醉不知归路,何处还有秋的凉意?
月影婆娑趁清秋,洁净长空望苍穹;春华秋实星转移,挑灯阅读醉人生。牙牙学语时的懵懂启蒙,青春年少时的朗朗书声,三十而立时的思接千载指点江山,不惑之年的手不释卷独坐释然……任由秋转叶黄,挑灯夜读早已化为常惯的行为。目光凝视在文字的跳跃之中,思绪沉浸在情节的跌宕起伏之中,情感潜移默化于作者的叙事之中,心神入定,仿若穿越一个新的世界。或酣畅或慨叹,或激动或压抑,沉醉其中扯不回,哑然的傻笑有时会惊醒了家人,黯然的垂泪有时会润湿衣襟,同频共振的节续让人忍俊不禁,迥异的俚语习俗让人感慨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地域广博……此乃秋天读书的切身体会!
夜色随风舞,墨染弄深秋。月浅夜静,辗转沉思,任秋月盈满窗帷,任秋叶孤寂落寞,任秋风摇曳婆娑。沉淀一袭思,飘然一段绪,抚慰念旧的心,展望未来的路,款款而行,道路两侧变幻的季节跌宕出生命的独有景色,或春光烂漫,或夏雨入注,或秋阳暖暖,或冬雪皑皑。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观四季的轮换,读清秋的书籍,在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中,追寻诗与远方的希望。然四十载芳华逝去,蓦然回首,才发觉获得感充盈的心灵,既要行万里路来夯筑,更需读万卷书来填充,两者不可或缺,切肤之感,莫道在今秋!
秋风起,秋叶黄,醉书香。拥秋入怀,清露濯心,人不堪其冷,心也不改其乐也!看秋月如洗,秋夜明净,置身其中,抒怀如斯:
辗转年轮,眷恋时光,诉衷肠;月浅秋深,叶黄风凉,细思量。
秋色素影,留痕过往,慢叠放;书香醉人,墨韵流芳,闪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