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太阳花开满的院子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那种邻居:是附近人都想去的一家,大家会聚在他家里喝茶聊天打牌,这户人家也是小孩子们爱去的。常备好吃的零食,偶尔还会有包装精美的不常见的高级零食,重要的是,这户人家有很慈祥的爷爷奶奶,他们认真的把你当下孩子看。会轻声细语的笑眯眯的打招呼,把好吃的拿给你。
我的记忆里的这对爷爷奶奶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在小小的农村里特别体面。
家庭也不圆满,两个人却有着让人羡慕的相扶相携。四平八稳的生活一直到有一年的夏天戛然而止。
这次回老家突然路过这里,那栋放在二十年前特别精致的红砖小房子落魄至极,现而今秋初猖狂的荒草穿过那扇锈迹斑驳的暗红色铁门伸出来。像是想挣扎着出来,渴望有人能注意到这里,曾经是一整个胡同的孩子最爱的这里。
这是我本家的一对特别受人尊重的爷爷奶奶。爷爷年轻时娶了当时这个娇滴滴的隔壁的隔壁村的女孩小,宠了一辈子,在60年代,听我姥姥形容要去大队干活挣分儿养活全家的那个年代,瘦瘦高高的爷爷,愣是让奶奶十指不沾阳春水。奶奶为爷爷生儿育女,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拉扯着长大了。奶奶过得精致,爱干净爱种花,爷爷就把家里的“顶梁柱”骡子拉到胡同里的空地上养着。在各户人家寻了各种各样的花儿来种,精心养护,春夏秋冬皆有颜色的院子真的是没见过市面的小孩儿最向往的天堂。我记得特别清楚,夏天的院子地上长满了太阳花,上午开始开花,五颜六色,一直蔓延到秋出有气无力之后才被爷爷拔掉种上可以吃的蔬菜。那会儿的我们小孩儿真的是没怎么见过世面,不会见怪不怪,这个明星院子让我们觉得神奇。毕竟谁家里的太阳花都没有这么丰富多彩过,也惊叹爷爷可以搜集这么多品种的太阳花。蜿蜿蜒蜒的小路被留出来,通往的,是那个老了老了还一脸娇态的老太太的心窝里。
我对两个姑姑没太有印象了,只记得都说了极好的人家,后来很快都买了房买了车,在零几年,房价还没涨的年代,但是那会儿,农村家庭去城市买房的真没几个了。姑姑们很孝顺,爱带孩子们回来过几天暑假,带来爸妈们很少给买的零食。
他们的儿子们我很熟,胡同里都叫他三儿。小儿子分家后住在我老家后面,是爷爷找人盖的特别费心思的新房,放到现在,没了当时小时候觉得厉害的惊艳,但是多了一分耐看跟艺术感。这个小儿子我叫他叔叔,幼时在外打工,后来谈了外地的女孩子,结婚后就跟我这个婶婶去了娘家那边儿经营祖传的馒头店。听说远近闻名。我对他的感觉就是现在小学生看爱豆。年轻,精神,爱开玩笑。不过好多年没见,我也都快忘记了。
老大老二都比我爸大。老大长得黑,人称黑蛋。小孩儿们都喊作黑大爷,老二就喊做二大爷。都住在一个胡同里,爷爷奶奶在黑大爷家前面,二大爷在三叔屋旁边儿。
都成了家,有了孩子,本该兢兢业业过生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受人爱戴,在农村几乎没有农村那些陋习的爷爷奶奶培养出的儿子在成家之后没怎么让爷爷奶奶省心。
黑大爷娶了白大娘,天天吵架,黑大娘总觉得自己养老出的力多,爷爷奶奶从来不敢进老大家门一步。农村睡得普遍早,但每到晚上都能听见他们砸锅摔碗的声音,骂骂咧咧,哭天抢地。那时候小,我可真的怕这对大爷大娘。爷爷奶奶的战战兢兢从老大成家那天开始,就成了我们看在眼里不能说的样子。
二大爷也成亲了。讨了媳妇儿,生了儿子。但是不知道在哪儿学来的偷摸的陋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进了监狱,因为偷盗电缆,被判了好多年的刑,好像是我高中那会儿放出来的,这年回家,看着五十好几的人弯着腰,有一种畏惧跟小心翼翼,在他走路的时候看的十分明显。
二大爷进了监狱,老大一家不跟爷爷奶奶来往。老三的家庭依托着媳妇儿娘家。女儿又因为娘家哥哥的所作所为在娘家抬不起头,爷爷奶奶的生活曾一度很难过。爷爷近七十岁的年纪还在开荒种地,拉着那头都开始掉毛的骡子,整日整日的跟土地打交道。挣一点儿,还要帮衬着老二一家。老人跟那头骡子一点一点做来的收成盖出了四所房子,到头来,累死在了田里。骡子后来被卖了,生动的胡同开始一点儿点儿没了生机。
那会儿,即使儿子们怎么作妖,我们这些邻居对这两个可怜的老人从来都是尊敬,没有一点背后的指手画脚,说起来也都是骂他们的儿子。本该是和睦幸福的让别人羡慕的一家,萧条的像是爷爷奶奶这辈子是来上辈子的恩一样。
爷爷走后,奶奶好像就生了一场病。儿女们聚起来聊了一下养老,终究是怕人戳脊梁骨,对老人不好不坏,给钱不多,能过就好。奶奶在那个爷爷盖的红砖房子里自己过了几个孤独的不能形容的春秋,便生病走了。那几年,花儿照样开着,不过,邻居们都忙着追经济,孩子们长大之后没了新的小孩子出生在胡同里。奶奶的精致的小院子,成了整日闭门的红砖房子,关着好看的风景,一个人怀念着一个人,
有一年高中我在家,妈妈串门回来带着一兜儿咸鸡蛋。说是那个奶奶煮的,妈妈帮她缝了点儿衣服,让不过她,就接了她给的鸡蛋。想想真的可怜,奶奶可能没怎么干过活吧,后来这几年怎么过得,有没有觉得没了那头嗷嗷叫的骡子生活少了很多。
看过韩剧请回答1988,他们那种邻里的奔走往来我也经历过。大概就是老家这条胡同的魅力。后来大家都在外面为了儿子娶亲买了房子,举家搬迁,胡同渐渐地没了鸡叫,羊叫,后来没了狗叫,渐渐地,没了农村的烟火气,渐渐地,在外面见了都要好半天打听近况。这条胡同,小时候那么长,现在,水泥路上都因为没人打扫落了好多叶子,一夏的雨水淋过去,黑色的污渍一片一片的扎根在这里。
我再也没见过那种满庭院的太阳花,五颜六色的让人充满希望的活着的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