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真的是你的吗?

国庆假期开始,忘了什么因由,我开始挖坟式恶补美剧《末日孤舰》。
《末日孤舰》的剧情梗概很简单:地球上突然爆发了某种经过人工干涉过的病毒,在极快的时间内干掉了90%的人类,一艘美国伯克利级导弹驱逐舰因“南漂”远离大陆躲过一劫,同时船上的生物学家在南极获得了这种病毒的原始植株并在船上制出疫苗。于是,这艘驱逐舰就成了肩负复兴人类重任的现代诺亚方舟。
于是,这艘“复兴号”方舟上的船员们,就成了让观众揪心的一家人。
《末日孤舰》是迈克尔贝制片(代表作《勇闯夺命岛》《珍珠港》《变形金刚》《德州链锯杀人狂》),此公一向是“征兵广告”级的选手,对现代武器的表现总是很性感,这次同样通过各个维度表现了一艘现代导弹驱逐舰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战导弹防御“密集阵”系统和26发舰载导弹齐发的场面,确实很飙升肾上腺素,军迷应该非常喜欢。

但我看的,是封闭空间里折射出来的人性方方面面。
某种程度上来讲,《末日孤舰》更像是家庭舞台剧:面孔有限、场景有限的前提下,亲情友情爱情、生死离别爱恨,都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往复交织,像极了大多数上班族的生活——日复一日都只能面对两点一线的单调场景、每天都要面对那几张固定面孔,所有的人生都发生在狭窄如船舱的办公室里,公司之外的人都亦敌亦友,当然,敌人也有可能就在我方之中……
然而,要活下去,否则就是死。孤舰之外,每天都有无数的公司倒下,每天都有大批的人失去工作,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
剧集第一季至第三季有很多的战斗场面,也糅了很多感情戏在里面,第四季突然水准有所下跌,我也忍着看了,毕竟几个主角的命运很揪心。
但看到第四季第七集的时候,剧情让我脑袋一亮。
第四季的剧情是这样的:在战舰研制出疫苗和治愈药之后,残存的人类保住了性命,开始重建家园。病毒被人类反扑压制之后,转向了植物界,大批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开始绝收,一种叫做“红锈病”的植物病毒遍布全球,仅存的人们又开始因为粮食危机自相残杀。

这当口,一个植物学家从某种棕榈树种子里得到灵感,研制出可以抵抗植物病毒的作物,本可以恢复粮食生产造福人类,但他在作物里植入了一种成分——食用后可以根除人们的反抗意识,哪怕是穷凶极恶的好战分子,在吃了他的饭之后都会乖顺得像绵羊、像一个三岁孩子,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绝对服从。
拥有了唯一能够让人们活下去的作物种子,这种垄断不仅会让他成为人类唯一的王,还会让他成为世界首富。
简直:知识就是力量、就是权力、就是财富、就是神。
























就在补第四季的昨晚,我最小的、今年刚上大一的表弟又在微信里给我发了一连串卖萌的表情,不用说,又要让大哥我掏钱了,而且依旧是要手办。
一个又一个来自B站上的链接跑过来,我付款,写上他的收货地址,这是近三年来的常态,是我和表弟的主要交流方式。今年开始,他已经把B站的用户名和密码全盘交给我了,他把看好的手办放在收藏夹,然后我买单。
群里的豆友好奇我给弟弟买了什么东西,我发了截图,马上就有人羡慕了:我也想要能帮我付钱的哥哥。
我丝毫没掩饰,直接表述出我的小算盘:

的确,我就是这么想、也这么做的。“枪杆子里面出XX”,自打那次我拿大姑开刀、警告家人任凭谁都不许“关心”我诸如结婚生子的事情之后,家里的长辈就彻底对我不闻不问了,耳根子倏然清净。
老一辈家人乖巧了,下一辈家人我也并没有放弃。所谓“要从娃娃抓起”,对于我几个弟弟和妹妹的孩子们,我通过互联网和打游戏跟他们那代人建立了联系,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个《绝地求生》的账号,还给他们网购了不错的耳机、话筒、升级了内存条跟显卡,在虚拟的世界里延续了现实中的亲情。现实中我们只有每年春节才能见面一次,但在《绝地求生》里,我们每周都能“见面”。
我这个念大一的弟弟,是家里唯一一个不玩《绝地求生》的孩子,他对游戏不感兴趣,只喜欢看动漫、买手办。我给他交了B站的会员,他看得不亦乐乎,手办也买得不亦乐乎。然而这一一切,他们的亲生父母全然不知,我的舅舅舅妈完全不懂什么是B站,也一直都认为那些手办每个只有几元钱。
轻而易举,瞒天过海。
用金钱和最靠近他们内心需求的陪伴,我成了我家下一代的挚友——这些,都是他们的父母做不到的,他们的父母很传统,只知道让孩子吃饱、穿暖、别学坏就行了!就行了!就行了!
于是,孩子们也不就会因此乖乖滴“就行了”,他们所有内心的需求,都来找我满足。
我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和虚荣,他们自是对我颇有依赖,把家里的很多故事、秘密、烦恼都在游戏的过程中一股脑倒给了我,以至于让我隔空就能掌握家里的方方面面。孩子都不是傻子,他们懂得听、懂得记、懂得观察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评判他们。他们捕捉信息,还需要倾诉的渠道,这些秘密他们无处倾诉,我成了他们的最佳倾听对象。
与此同时,我也没有忘了借力打力,把我的理念思想灌输给他们:父母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因为你们都是头胎,他们也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没有经验;他们也都是年龄到了被迫结婚生子的,里面有不甘、有无奈,所以,要学会理解你们的爸妈。
当然,理解的同时,也要记得他们的不易,还要学会分析他们的不易源自何处——就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无法牢牢掌握自己的生活。SO,生命就会变成你看到的那个样子,孩子。
我一个外甥女都没有,那一代孩子都是外甥,还有一个尚未踏入婚姻的弟弟。男孩子之间总有一种特别的信赖,金钱之下还有一种无法替代的膜拜。我的外甥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述:大舅,我最羡慕你了,我觉得人活着就该活成你那个样子,提前退休真好,我爸妈那样真的太辛苦了。
也许是因为外甥总把我挂在嘴上,某天,我的一个妹妹专程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发微信朋友圈的时候屏蔽掉他的儿子,她说:我儿子现在说话的强调、考虑问题的方式都跟你一模一样,还经常批判他爸,给他爸怼得一愣一愣的,满嘴都是“我大舅说……”“我大舅说……”,你已经给我孩子洗脑了!
我说:好的,听你的。
然而,当妈的封死了一扇门,却封不住手机和互联网这扇窗,我的外甥和那个上学的弟弟以及我,都各有一个微信小号,我们还玩着同一款游戏,游戏里我们从来都不交流战术,而是日常。
何况,他们的父母根本没时间管孩子,孩子都寄养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想起到有效监管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家里这一代孩子长大之后,我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事来,他们都不会针对我、批判我了,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大脑,是我一口一口喂大的。
当我把野心和盘托出的时候,群里的豆友表示:书生把人性看得真明白。
然而,这根本不是我的功劳,我也是有“老师”的。


也许有人要问:你花这么多钱给外甥和弟弟,你觉得值吗?
我的回答是:自家的外甥、自家的弟弟,没什么值不值的。于情于理,这笔钱都是我该花的,我乐意。
也许有人要问:你花这么多心思,你到底想在外甥和弟弟身上得到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将来他们长大之后不敢对我指指点点、指手画脚。而且,我现在给他们花钱,将来也会教他们赚钱,他们自己会赚钱,就不会朝我伸手借钱,而且多多少少都会对我进行反哺。
也许有人还要问:你就不怕某天他们倒戈吗?
我的回答是:不怕,因为他们真的舍不得离开我的钱包,换位思考一下,换做你,你也舍不得。



待我看到《末日孤舰》第四季第七集的时候,我脑袋突然一亮:这植物学家的所作所为,跟我不是如出一辙吗。
是的,我也在涉及培育我自己的种子、种植我定制的粮食作物,喂养着我们家最有希望的下一代,他们吃了我的饭,就会听我的指挥,用我的思维模式考虑我让他们去考虑的问题。而且这碗饭,除了我之外,没人能供养得起,哪怕是他们的地球母亲也做不到。
也许有人还要问我:你把这些都发表出来,就不怕你们家人看到吗?
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他们都没我有钱、有心、有时间啊。他们越忙越穷,越穷越忙,越穷忙就距离自己的孩子越远。
而他们的孩子走得越远,就走得跟我更近。
你生的孩子,真的就是你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