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时间,穿街走巷去参访、乐高积木玩桌游,39位木棉学员的深圳收获之旅(下)

木棉学员的深圳之旅(上)
介绍了两天室内慈展会的观展学习
通过路演、参加展会、研讨会、沙龙分享
认识来自全国的优秀公益项目
与不同行业的大咖交流分享
在接下来的三天
木棉学员会跟导师走进深圳
穿街走巷去参访
边玩边学习的方式
发现深圳社会创新的一面
part2“寻找深圳不一样的另一面”深圳社区文化导赏
【路线一:特殊群体就业社会企业】
首先前往的是由一群心智障碍群体担任洗车工的喜憨儿洗车中心,这里的负责人曹军告诉我们:“喜憨儿是人们对心智障碍人士带有人性化和爱心的称谓,“喜”为疼惜,“憨”是昵称,“儿”意指“永远的孩子”,引申为疼惜憨儿、憨儿欢喜。”

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洗车服务和其他洗车店一样,5人一组,轻度、中度和重度喜憨儿分工协作、团队作业,要求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并且干净程度不能打折,价格不乱来,既保证了品质又建立了口碑。
“我们不用绑架别人的爱心和道德”,以就业与康复相结合的工作环境和方式,探索出真正适合心智障碍群体解决就业与生活问题的模式,帮助喜憨儿建立社会适应能力。

下午,大家来到了“黑暗中对话”深圳体验馆,这个起源于德国,旨在消除社会对视障群体的偏见与歧视的机构,不但已经在40个国家落户,让1000万人进行了体验学习,而且还为视障者提供了超过9000个工作机会。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一个群体,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TA们中的一员。”
木棉学员们在这里体会到什么叫做 ‘伸手不见五指’,置身黑暗中,体会视障人士的生活。没有视觉,只能靠引导师与导盲杖的帮助进行移动,声音、气味、触觉这些之前被忽视的感官原来是这样的重要。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体验馆里的引导师都是视障人士,在黑暗之中,他们希望、乐观、友善的声音为学员们带来太多的力量和依靠,感受到了生命的另外一种可能,这着实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路线二:城中村艺术活化】
第二条线路重点放在深圳城中村的艺术改造上,这条线路的学员们来到了两个“网红打卡地”——上围艺术村与鳌湖艺术村。

鳌湖村与上围村都曾只是普通的城中村,它们同样面临着劳动力外流、建筑老化等问题,可在近几年里,这两座村庄相继引入大量艺术工作者定居,发展城中村的文化治理创新之路,提高艺术生态多样性。
上围村更是在今年五月升级为了上围文创产业园,成为通过文化创意解决城中村问题的经典样本。





我们的学员们在这里看到了一条城中村不一样的发展之路,原来不一定要拆迁重建,其实一点点“涂涂画画”,也能让它重新充满年轻活力。
【路线三:城中村社区营造】
第三天线路的木棉学员们来到了岗厦1980海绵城市绿色屋顶以及踏实玩乐TAS工作坊

坐落于岗厦村的绿色屋顶的前身,其实只是岗厦村数百栋出租屋中的一栋普通老楼,但在2017年,经过多家机构进行联手改造之后,曾经的“小破楼”不但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集改善环境、截存雨水功能于一身的“绿色小山”,这里还以奇特的方式,给当地居民带来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空间。(参与改造的机构有大自然保护协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以及深圳本地企业与设计研究院)





此外,我们的木棉学员们,也从中这个奇特的公共空间中得到启示,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城中村改造之路——原来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可以这样。
另一方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头古城的踏实玩乐,也以其不同寻常的理念,勾起了木棉学员们的好奇心。

这个以“玩变世界!”为口号,致力于探索和推动“‘玩’与青年成长、城市发展、社会变化相结合”的社会企业,以一种独特又有趣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南头古城里部分社会问题。(主要关注社区场景商业重构、儿童友好社区营造、公民美感素养培育、无边界协作学习这四个问题)





part3
“一路学习一路思考”
社企技能与发展大揭秘
在接下来的两天,“木棉计划”将重心放在了社企运作的技能指导与创新思维的分享培育上。
【01:商业模式画布:精细化管理】
第四天的上午,大家来到了罗湖社会创新空间,在第一期木棉计划就与大家见过面的郭小一老师,又一次带来了全新的知识与大家进行分享——精细化管理。

在本次的分享课堂上,小一老师带领着大家逐步深入,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以及社企要如何逐步做到,作为社创家的大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需要学习的地方。层层深入,面面剧透。





【02:B Corp共益企业全球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介绍】
下午是几位大咖的精彩干货分享!

首先是来自Harry Wang、彭晓妮与沈广荣三位老师作为企业嘉宾的演讲。
来自 d.light 光悦的 Harry Wang 老师与大家分享了 d.light的发展历程,他告诉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使一家社会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来自深圳联谛的彭晓妮与沈广荣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联谛的商业模式。“障碍境遇是无处不在的,只有通过科技信息无障碍的方式才能逐步解决障碍群体所遇到的障碍问题。”


紧接着的就是“共益创新之路”桌游的体验与游戏,作为全球唯一一款结合了影响力商业模式和CSR的桌游,大家在感到新鲜有趣的同时,也帮助大家从员工、社区、环境、治理、客户五大维度对企业社会影响力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解析,简单易懂。




在最后的时间里,来自共益企业中国倡导团队的项目经理姜宇霏老师,结合前面桌游的游戏体验,带着大家学习了BIA共益影响力评估工具的使用,以及共益影响力评估报告的模拟场景实战,让大家了解到共益影响力评估工具如何衡量企业影响力,又能怎样帮助企业更好地成长。


【03:社会企业财务思维】
最后一天,小一老师讲解完“社会企业如何培养财务思维,让财务合理化分配并运行”后,带着大家做了一次十分有意思的总结——用乐高玩具具象化自己在这几天学到的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大家尽情发挥创造力,颜色、外貌、功能各异的积木被一个个创造了出来。

最后,大家将各自的作品与他人的进行链接,环绕彼此,一个生动有趣互相环绕的小小公益生态圈诞生啦!


五天的行程下来,我们的木棉学员们都有学到很多东西
在问及大家关于本次木棉计划中都有哪些收货时
学员的回答是这样的:
“五天的培训和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社会创新和创新理念的理解和深化,五定工作法,ORID分析法,商业画布的应用,游戏的另一种作用等等,特别是桌游环节,颠覆了之前对游戏的认知。”
“最大的收获就是曹军老师的分享,让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不断从市场的角度找到自己产品的劣势,不断去整合资源,研发创新,做好自己的产品,市场的需求就会增大!”
“最大的收获是企业社会创新的发展,比如黑暗对话与喜憨儿洗车中心的创新与发展。知识上小一老师的财务思维的转变让我们在社会创新与服务中运用财务的办法去剖析,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起点与未来!课程最后运用了特殊的积木拼接来链接彼此,即新颖又生动,趣味性与反思并存!” 有的小伙伴还剪了个Vlog出来(大力夸)
到此
2019木棉计划第2期就圆满结束啦!
大家继续加油
12月,我们再见

木棉计划
自2014年,“木棉计划”致力于培育公益组织运用商业的模式、创新手法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陆续通过小额资助、技术输出,培育了超过200位公益组织领导人、社会创新家,覆盖全国22个省份、46个城市,支持中国11个区域“发射塔”(公益支持网络)的建立和发展。2019年木棉计划由广东人文学会、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广州807创新空间、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深圳益加益学院联合主办,主要活动包括一年三期训练营、培训师走访、社会创新产品设计大赛、建立区域支持网络。
5天时间,逛展会、做路演……39位木棉学员的深圳收获之旅(上)

-主办单位-
广东人文学会
807创新空间
益加益学院
-支持单位-
(排名不分前后)
乐施会(香港)广东办事处
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
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
社创星
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
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
腾讯众创空间
英诺创新空间
中大创新谷
草根天使会
前海种子期孵化器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媒体支持- (排名不分前后)
华夏之声
公益慈善论坛
公益资本论 人人公益
善达网
能量中国
新市民网.中国


用好玩的方式改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