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奴们知道“理智”二字怎么写吗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四晚上。晚饭后,刘先生带着烧麦去小区花园的垃圾投放点扔垃圾,我在家刷碗。
十分钟后,两个人回来了,刘先生脸色铁青地开口了:“刚刚女儿被人欺负了。”
“怎么回事?”
“她爬楼梯,结果被一个男生从三层台阶上拽了下来!”
“哦?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不知道!反正看到烧麦摔下来,他还笑嘻嘻的。他家长不在,我没揍他,就教育了女儿以后不许牵别的男生手!”
“哥哥拽我,我摔倒了。”烧麦非常冷静地跟我说,没有丝毫异样,我蹲下来检查了她的腿。
“哎哟,膝盖擦破了,待会儿抹点碘伏,应该没事儿。等妈妈叠好衣服就带你出去散步啊。”我有点心疼,不过看到烧麦没什么反应,也就放心了。
“现在就去吧,那个男生肯定还在那!”话没落音,刘先生就抱起烧麦出门了。
“等等我!”我暗暗有种不祥的预感,赶紧把手里的活丢开,拖鞋没换、灯没关,甚至花园的门都没锁就出门了。
以前听老妈说,当一个人生气时走路,那就如同踩了风火轮,果然没错,我以为我很快了,却还是晚了一步!当我追到花园拐弯处时,远远地,就听到了怒吼声,嗓门之大,语气之愤怒,远远闻之,就让人不敢靠近,除了刘先生还能有谁?
“他!把我的女儿从这里,一二三,三层台阶上一把拽了下来!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不是很会说话吗?怎么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啊?!”
围观的群众好几名,当然,还有当事人小男孩,以及小男孩的爷爷,爷爷抱着男孩,满脸尴尬地听着。我一阵头皮发麻,苍天啊!为什么温良恭俭让如我却要面对这种事?
“好啦,你不要再说啦!”我硬着头皮走上前,从刘先生怀里抱过来满脸不知所措的烧麦。
男孩的爷爷抱着男孩,赶紧道歉:“我当时远远地看到小孩摔下来,就打算赶过来,但是看到大人过来抱走了,心想应该没关系,摔伤了没有?我们一起去医院。”
“没事没事,就是膝盖擦破了一点皮,没什么关系。”
“他道歉了吗?!”刘先生还是不依不挠地大嗓门。
“快点,宝宝跟叔叔说‘对不起’。”
“对不起。”小男孩呆呆地说。
“不要跟我说,跟我女儿说!”
“对不起。”
“大点声!”
“对不起!”小男孩终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刘先生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地走了!留下我一个劲地打圆场——“没办法,她爸爸就是太宠女儿了,看到女儿受伤太心疼了……”又一个劲地安抚被吓哭的小男孩,毕竟人家不过也才三岁多的样子啊!
这件事还没完,我把这件事发微信给了烧麦的奶奶和外婆,同样的内容,复制粘贴,结果你猜怎么着?收到了完全不同的回复!
奶奶立刻回复了好几条语音,后来我带烧麦到家打视频电话,爷爷奶奶两个人男女混合双教育,把刘先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一点都不理智!小孩子之间有摩擦很正常,你自己应该先把烧麦看管好……当时就应该处理,事后回头再去找有必要吗?就算去评理,你那是什么态度?万一对方是不讲道理的家长……你没把别人吓着,倒把烧麦吓得不轻,你在女儿心中树立的是什么父亲形象……”刘先生尴尬地陪着笑,忙利用女儿跟爷爷奶奶打岔。
而烧麦的外公外婆这边呢?
“那肯定生气啦!”这是外婆的回复:“没办法,有时候人脾气上来是控制不了的。”
“老妈可真会打圆场。”我嗤之以鼻,“难道就不知道‘冲动是魔鬼’吗?”
“瑶瑶小的时候,**往瑶的头上撒沙,你老爸也是暴跳如雷的。”老妈紧接着的回复。
是了是了,我都记起来了: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被后座的男生扯了一下小辫子,回去跟爸妈告状,老爸和奶奶二话没说,就冲到那个男生家里去了;
还是小学时候,一个女生当着我爸的面骂了我们姐妹,我爸发了多大的火我不知道(我不在场),只知道那个女生当场倒地口吐白沫(貌似该女生身体有点毛病,不能太生气);
初中时候,奶奶家养的一条大狗挣脱狗链,把我扑倒在地,老爸知道了,拿起铁锹就要把狗“就地正法”,好几个人才抱住他,看到他两眼通红咆哮帝附体的样子,没被狗吓到的我倒是被他吓死了;
……
为了女儿,分分钟“暴走”失去理智的爸爸们,不仅会跟小孩儿一般见识,甚至要跟狗叫板!请问,“女儿奴”们的字典里有“理智”二字吗?所以,难怪烧麦的外婆对刘先生的反应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看刘先生这不输外公当年的情形,我也得走上外婆“淡定姐”的老路。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女儿的烧麦,会懂爸爸的心吗?
那天晚上,我怕烧麦有心理阴影,于是回家路上,我问她:
“今天爸爸怎么了?”
“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
“为什么爸爸那么生气?”
“哥哥拽我,我摔倒了。”
“爸爸生气发火凶不凶?”
“凶。”说完,还调皮地模仿了刘先生发火的样子,模仿完笑得一脸灿烂。
“那下次爸爸再生气你可以跟爸爸说什么呢?”
“别生气,开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