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乡间园林:Sweet Homestay and Tony
比基尼和登山靴:女法师龙目岛之旅(第二期)

在Mo的搭桥下,我成为乡绅Tony家民宿的第一对客人。Tony因为曾在瑞士生活,家里的装饰融合瑞士风格。家里不仅有热带花园、传统小屋、印象深刻的甜美熏香,还地铺牛皮毯,墙插瑞士小国旗,装着桑拿间。最后一项实在惊呆我等小民:无冬赤道带的印度尼西亚桑拿间。Tony说,因为印尼没有雪,诚邀我们把自己烤熟之后,跳到屋后的小溪即可实现冷却效果,以补没有雪地可扑的缺点。Tony自豪的表示这一定是印度尼西亚唯一一个桑拿间。对此,我一点都不怀疑。如果不出意外,印度尼西亚应该不存在第二个想把寒带设施挪到热带的人了吧。为了不拂他的兴致,我只好当晚勉勉强强地增强一次抵抗力。
Tony家最棒地居住体验是小木屋熏香。当地传统Bunglow,一个被垫高基座、屋顶铺着棕榈叶的小木屋。但是当我踏进房门的时候,一阵新奇异香扑面而来,令人沉醉的迷人气味。要知道,我上次体验到如此优雅浑厚的环境香氛还是在五星酒店的大堂。Tony后来招待我们的传统晚餐也香气四溢,他说是妈妈的秘方菜谱。
作为第一位客人,Tony对我们投入极大的热情,热情到我觉得自己下一步就快被下药拐卖了。不过他只是兴奋于我们是第一对客人而已,想知道我们对他宝贝房子的看法。他边看我们吃饭边和我们聊自己的故事。Tony原本是爪洼人,他对Lombok的这个村子而言就是一个陌生人。不过作为一个擅长做生意的穆斯林好邻居,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融入当地办法:印尼要求每个公民都有宗教信仰,并且会写在每个人身份证上。所以他们总是很清楚每个岛的宗教人口分布情况。具体到Tony,他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作为镇上的陌生人,他经常给教会捐款,资助公共生活用水设施改造。"Everyone will love you!"至少从Mo把我们介绍给他这个举动来看,他的融入很成功。他使用的手段和几千年前,他那些建立世界贸易的祖先们所用方法一模一样。变色龙泰纳巴人就曾改信各种宗教以拓展自己的经济活动。和我们国家对宗教持比较排斥的态度相反,他们热情拥抱宗教带来的内心安宁和生活规则。不过曾在欧洲工作的Tony不算太守戒律。他喝着低度小米酒和我们说(注:穆斯林不能喝酒),“欧洲人相信神的存在,但是他们不遵守那些规则。而且他们只会在做爱的时候叫my god!为什么?真是难以理解!”
眼下大家都在游说他把自己招待朋友们的Villa做成民宿,他也很心动;毕竟Lombok的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维持Villa的费用也不少。但印尼瑞士混合风格Villa是他的心头肉,让陌生人来住他不太放心。作为第一对客人,我们的心情用受宠若惊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
豆友205550250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4 21: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