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态清新(我对摄影的一些感性理解)
这是欢愉的一刻。
沉甸甸的、笨重的镜头被肉嘟嘟的手掌托住。在变幻莫测的光影中奔跑,寻找着,观察着,盼望着,抓住那难能可贵的一丝一缕,目光沿着被明暗划分得凹凸有致的连绵起伏缓缓移动,欢腾的色彩仿佛火山爆发吐出的岩浆,想要从画面中喷薄欲出。眼神温柔地凝视着这景致,嘴角情不自禁微微上翘,终于听到——“咔嚓”。
岁月定格在这一刻。追溯上下万古历史,展望未来无穷无尽,浩渺星系永世轮回,脉脉时间长河奔腾不息。这一刻,比沧海一粟还要微不足道的某一星零的时刻,郑重地,被锁进那小小的预览液晶屏。
自然界的光线反复弯折于挂满目镜和物镜的走廊,折射出的是人类美学的基础之态。红橙黄绿蓝靛紫,千百万种组合妩媚地舞动身姿,上帝无意间行云流水的一挥而就便促成千姿百态的自然之美,宛如蜉蝣于天堂的圣光绸带。地球东方,新日的第一缕光辉探出头,人间——小镇、溪流、废墟、峻岭、荒漠、古树......在暖洋洋的太阳光芒普照下,反射出粼粼的光泽!一瞬间,疆宇被亲和柔美的暖原色温柔包裹,显得生机盎然。灌木青葱,百鸟争鸣。娇艳欲滴的红牡丹与轻风舞蹈,绿油油的麦浪在田埂中翻涌,辛勤耕作的农民们做着挂满橙橙硕果的梦,远处观青山隆起,近处聆碧泉叮咚。神州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整个宇宙的光辉都被吸进光感片,数据洋流编织成的图片如同梦境的幻影。
红花离不开绿叶的衬托,光明少不了黑暗来凸显。向阳面背后的暗部,冰冷刺骨、寒气逼人的冷色调贪婪地侵蚀阴暗面,仿佛上千万只土黄色的螨虫爬满幽深的洞穴。月亮以幽谧蓝光清高傲世,将污浊的黑夜笼上一层雾蒙蒙的紫青。
斑斓!斑斓的彩河!
光线继续游走,默默承载那悠远的历史、民生的人文情怀。
孩童不愿他的纯真追随二战时期成人的圆滑,在硝烟四起的战争时代显得多么格格不入,黑白胶片中他们的泣颜令人义愤填膺;六十年代的中国,无人能够体会耄耋老人颠沛流离半生的凄惨,任由他的眼泪纵横于皱纹间,透过沉默的相片却能听见他沉痛的哽咽;高原之巅,为爱而死的藏羚羊,大难当头也不忘守住襁褓中的幼崽,悲壮的画面直击观者内心;苏联人民手握民主法律,聚集在城市中央高喊和平口号,他们阵阵铺天盖地的呼喊冲破相纸,来自遥远19世纪的呐喊扑入我们的耳中。
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岁月更迭中相机默默记录着一个个时代的呻吟与喝彩。那些你诞生前从未涉足的另一个世界,在你面前从远古徐徐展开来。
现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相机不仅仅再限于记录珍贵的壮景,它变得越来越熟若无睹、司空见惯。人人都能做摄影师,做自然生活的记录者——图片越来越多元化,华丽的颜色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风格层出不穷——就像这个时代的人们一样多愁善感、浮躁焦虑,为掩饰内心的不安而将自己包裹得富丽堂皇,甚至于就连某个陌生人含情脉脉的眼神都能使他们无法释怀。多么渺小的情绪跳动。
包揽万宇,数以万计的画面一张张闪现:谁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谁为谁的笑颜倾心献恋,谁将渺茫无垠的天际投入谁的瞳孔,谁的容颜焕发青春光芒,谁的神情恍惚间黯然失色,谁把谁的手掌攥在掌心,谁将成为谁一生的归宿......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文字、绘画、电影、音乐、摄影......他们之所以薪火相传久经不息并能够相互转化,是因为他们在精神上有共鸣互通之处。一个雍容华贵的艺术品,倘若徒有虚表而没有深刻思想或强烈情感,那不过是枝腐臭败烂的玫瑰罢了。
但我仍然坚定寻找着,盼望某天能从这海量信息中督见我心之所向的,自然态清新。
绵延在眼前的山脉逶迤壮阔,延伸至上青云端,大气磅礴。恢宏气魄直直袭来,心中竟是如此平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