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起伏伏的本科前四年——都是为了读研
很早之前就有记录一下这四年大学生活的想法,昨天正式录取了,于是我准备开始动笔写点东西。计划是分为几个部分:学习、学生会、课外活动+艺术团、科研比赛、保研、狗粮。
这是第一篇,趁热打铁,写点保研的那些事。我觉得我的保研经历特别适用于成绩平平、科研平平,简历没什么拿出手,又不是那种非常刻苦的同学。昨天点击确认后,我还和男票说“没想到保研这一路这么轻松”。
先提一句这一年的排名变化吧,大三结束后我三年成绩排76,大四结束后排60,执业医和综测算上57,面试后排32。嗯,虽然我知道大四和执业医有好多同学成绩暴发把排名一下子追上来了,但我对自己这个成绩也算是满意。
我觉得一般人在考完执医之前都没什么心情操心保研的事情,毕竟执医占的分太多了。我也是一样。不过我真诚地建议大家,越早确定自己的目标越好(不要非等到执医考完再慢慢想),什么医院什么专业,先不要想自己够不够得着,先确定好方向可以在暑假省下很多精力和钱(当然如果不缺钱就想出去玩就当我没说)。最重要的是确定好方向就得赶紧联系相关的师兄师姐。事实证明强大的校友团让我在选导师的时候事半功倍。我从大四上学期就坚定不移地想去zz,当时还去了zz在hx的招聘会,这种跟我半毛钱关系没有的招聘会上我认识了去年才在zz工作的一位hx的师姐(这位师姐人太好了吧)。当场就加了微信,说是以后选导师她可以帮我参考一下。
执医结束后,我雄赳赳气昂昂地制定了保研面试复习计划,涵盖了专业场和英语场,以为自己可以自主学习。事实证明我又想多了。我有一天没一天地随便看看书,效率极其低下。当时感觉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哪里来的对自己60这个排名莫名其妙的自信,就是慢吞吞的没心思学习。
一眨眼就到了报夏令营的时间了。看着别的小伙伴几乎把所有顶级医院都报了个遍,我也觉得自己应该报几个玩玩。sjrj血液科、fdzl和zz我都报了。虽然当时心里还是执着地想去zz,但并不妨碍我想去上海浪一圈的冲动。事实证明我太simple了,夏令营这种看成绩看科研的地方,我的简历自然而然就被表筛了。我记得上交瑞金的结果先出,我没有中;后来复旦名单公示,我也没有中。当时我还没有太难过,觉得不中才正常,但这无疑又是对我自信心的一大打击,自己怎么这么菜鸡呢。后来想,算了,反正又不是一定要去上海玩一趟,只要zz要我就好。于是我把之前zz的导师名单找出来仔仔细细做了一番功课,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确定了几个意向导师,就等着去夏令营“攻陷”他们。今年zz的结果出得特别晚,最后我发现自己,居然,果然,还是没进。这个结果让我心态立刻爆炸了,当时真的是很绝望的心情,我找不到导师了,我没法去zz了,我这个人这么垃圾我肯定面试过不了的,我该不会要考研了吧……毕竟我这个人比较轴还缺根筋,所以hx的夏令营我根本就没去,也没联系导师,也就是说我放弃了最好走的一条路。得知去不了夏令营之后,我每天都过得神叨叨的,活在自我否定又假装自我鼓励的心情中。过了几天,我发现离保研面试只有1个月了,而我什么都还没开始准备的样子。果然,压力才是促使人类积极面对生活的最好方式,我鼓起勇气,开始准备我的保研面试,全然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专业场就是看看贺银成,尤其是自己想报的科室和轮转的科室。我研究了一下之前的专业场的题,我觉得这个看书的思路和考执医的思路应该不一样。所以我看贺银成的速度还算快,但我并没有分配太多的时间看贺银成,只是在实习的空闲看一看,回宿舍再看一个小时而已,保研前两周,我将之前所有专业场的问题自问自答后发现自己基本都能说个七七八八,便进一步压缩看贺银成的时间。所以到最后妇产科儿科那部分还是没来得及看。我觉得这部分的重点还是平时积累的临床直觉和临床思维逻辑。抛出一个框架,再填补一些简单的细节就足够了。嗯,我就这样自我麻痹理直气壮地认为已经搞定了专业场。
综合场我并不十分担心。这种扯扯闲聊的事情我一向还算擅长。所以我建议那些没什么演说经验的同学要好好练一练自己回答问题的神态、语气等等。我很佩服我们班的皓皓,听她在讲台上演讲一直以来都极其享受。这个问题很容易被人忽略,导致老师对这个同学产生一些“他并不优秀”的误解就糟糕了。我自认为我这部分的实力还是有的,就开始准备前几年的综合场问题。走在上下班的路上就装模作样自问自答(毕竟脑子想、动手写和张口说是很不一样的)。演讲能力弱的同学甚至要对镜练习、录音练习。
科研场我之前一直都有点担心,四年都十分清流地没花太多时间折腾科研(这部分我会在之后的系列中单独解释),所以我并没有什么科研成果。怎么办呢。简历上我思来想去只列出了三个科研项目(一个是自己的大创项目,一个综述,还有一个会议投稿中了的摘要)。我选这三个项目是别有用心的。那个大创项目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综述是我花时间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摘要虽然我已经记不得自己写了什么但好歹是中了个国内会议的口头报告(实际上当时因为一些时间冲突我并没有参加这个口头报告)。根据这三个项目,我开始认真回忆和总结自己都写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最最最重要的是,对于老师提问“介绍一下你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要怎么把自己的思路说清楚说明白。我写好了答案的文稿,反复斟酌和精炼了几次,记住那些思路和信息点,就尝试着和男票模拟面试。他觉得我完全ok了,我就松了口气。另一方面,科研场也许还会问到你意向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可能专业场也会问到)。说实话,我平时完全没有积累这些学科进展的习惯,只能临时抱佛脚。我当时准备的是血液科,回忆了一下在临床中遇到的比较先进的问题,依稀记得有个病人出院接受CAR-T治疗;脑子里又想到之前很火的PD1,之前卢铀老师牵头还做了个CRISPR,我得看看这是啥。大概搞懂了这几个看起来很高级的东西是个什么原理,把它们总结了一下,大胆地将这几个“高科技”联合应用。我就像个乡下人进城,到处看,拿出本本记下来,然后总结了几个点,就打算拿回去和村里人吹嘘了。真的,就是这个概念。当然我还是和男票练习了一下,他听完后跟我说“你讲的这些有震惊到我”。真的嘛?那我就放心了。(感觉自己吹水的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也是我最头疼的英语场。我将它分为翻译+公共英语回答+专业英语回答。首先我自认为底子还可以,发音还算过得去,虽算不上惊为天人的大佬,但是至少能保证听众听我讲英语的时候是舒服的。所以朗读这块我完全没操心。翻译……所以还是男票实力加成。保研前最后两个星期,他每天给我找三四五篇一百多字的小段落陪我练。一开始练技巧,接着就是练语感,反正算一算自己也练了近百篇吧。接着是公共英语部分,其实这部分我很虚,毕竟长久不讲英语。怎么办呢,还是把男票拖出来尬聊。然而我在英语这块面对他的时候异常自卑与胆怯,支支吾吾讲不出来个所以然。于是某天我和男票怒吵一顿(也不是那种对骂的吵架,就是一种情绪积累太久了我发泄了一下),嗯我是用英语骂的他。天知道我为什么骂起人来口语又不结巴了。谁知道男票听了特别开心,他说我骂他骂地这么流利他现在终于对我的英语场放心了。excuse me?总而言之就是最后那两个星期,我每天都和男票用英语聊天(用微信电话或语音)。实在是有啥问题还是会用中文。结结巴巴就结结巴巴吧,硬着头皮说。当然,我这种练习是为了防止老师提问到一些没准备过的问题让我不得不freestyle。绝大多数的问题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其实准备了那么多保研面试问题(之前的综合场、科研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素材。至于最后的专业英语部分,我考执业医之前买了the language of English 这本书,嗯,就没看几个章节。我自我麻痹无非还是自己想学的科室那些专业问题嘛。我就重点复习了一下。根据上一年的经验,曾锐老师很可能在场,我又看了看心血管相关的专业的单词。别的系统的专业问题我就硬着头皮free,专业单词不记得没关系,可以用简单的句子来解释意思对就行。后来发现也就是那么回事。
时间过得很快,这一个月我心情很复杂、很敏感、很脆弱。尤其是知道好几个同学都大把offer在手的时候。我每天都怀疑自己做不到,但每天又觉得自己绝对没问题。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但是又觉得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了。相比于成绩,保研面试才是那个真正能大幅度改变名词的环节。
嗯,保研面试最后还是来了。
我先去了英语场,我觉得这个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最简单。结果我就被啪啪扇耳光。不是说翻译都是科普文嘛?我这个是什么鬼!尿道感染,我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单词一无所知。可偏偏这篇小短文70%都是尿道感染的原因诱因,一个一个罗列的那种,导致我有三四个单词都不认识直接扑街。对,我甚至把尿道感染翻译成泌尿道感染。翻译完我就拼命在心里安慰自己,没事的没事的,一定没事的,还有机会还有提问环节。我真的想当场泪奔。接着坐在中间那个口音emm的男老师问我哪里来,又问我为什么来hx。这个问题我是准备过的,一共3个点。结果我刚说完第一个点就被强行打断问了下一个问题。o(╥﹏╥)o最后还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问题“我如何看待see the patient or treat the patient”。好的,我当时呼吸不顺、心跳一滞、表情僵硬,应该没有更糟糕的结果了吧可是我该说点什么啊我的天啊!于是我就把之前准备的中文版“中西医的区别”用英语说了几个关键点,接着我就把为我大创准备好的英文回答拿出来用了几句话(社会经济学相关的描述),我甚至还借鉴了几句我准备的英文版我为什么要学医的答案。这个东拼西凑的回答让我撑到了响铃。我脑子又轰隆一声,结束了。。。我出门的时候,心灰意冷。整个情绪就很down。我觉得自己的面试要玩完。
接下来我去了科研场。科研场的问题都在靶点范围内。让我讲讲我的大创,问我想学哪个科,该学科有没有什么进展。这些问题都是重点准备问题,我自然是自(zhuang)信(mu)从(zuo)容(yang)地一一回答。时间很快过去了,在我出去关门的时候,我听到老师议论“还不错,很有想法”。我当时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村里人假装高大上成功了呢,也许科研场能把我英语场的分拉一点回来吧。
下一个是综合场。综合场自我介绍居然只给30秒,我之前准备的是1分钟。行吧,我就把废话都省略了噼里啪啦把重点讲了一遍。接着我以为他们会问问什么学生工作经历,没想到问的是“你有没有遭受过什么挫折”。这个问题我没准备过,当时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家里的变故(这个变故也蛮惨痛,蛮戏剧化的)。结果我刚开口没说两句,想到这件事眼泪唰得一下流下来了。我整个人都惊呆了,要知道我平时泪点很高的,而且之前也跟别人讲过这个事我从来没哭过,这这这眼泪是怎么回事。我想着完了完了,面试场上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时候zl老师给我递了包纸巾,我赶紧整理好情绪说“后来我谈恋爱了”,然后拼命秀了把恩爱。时间到。出门后我还心有余悸,觉得自己又哭又塞狗粮的会不会是死亡操作。但此时心态已趋于平静。
最后是专业场。根据之前同学的消息,专业场里有个很emm的妇产科老师坐镇。我一想到自己妇产科的书根本没看,心里彻底佛了,决定绝不张口提妇产科一个字。之前一个和我一样想学血液科的同学在专业场是由儿科老师提问的介绍儿童贫血。我也是说自己想学血液科,希望自己也有这么好的运气。万万没想到,那个儿科老师盯着我的简历问“你这里有个综述是关于儿童抑郁症的,能跟我们讲讲嘛?”咣当,五雷轰顶。这个综述摘要就只是个摘要,我连综述正文都没写,具体细节我早就忘干净了,只是这几天看了个框架,只记得什么海马、前扣带回、前额叶皮层还有什么大脑灰质。嗯,不能哭,最后一场了,一定不能哭。于是我开始根据脑海中的印象开始能说多少是多少。“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多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什么变化?”“认知功能和情绪控制均有差异”“什么差异?”“检查结果会有异常”“什么检查?什么异常?说具体点”就这样,我被虐地体无完肤。出门的时候,我长须一口气,结束了。
至于最后的面试成绩,英语场分数算是中等,虽然面试前觉得我能凭英语场拉分,但我发现英语场大家的分都比较集中,而且面试都遇到各种bug还有这个分,我也就知足了。综合场(科研场和综合场算一个分)也是中等稍微偏上吧,综合场那又是哭又是秀恩爱的操作,嗯,我也比较满意了。最后也是最出人意料的是我佛完全场的专业场拿了个还不错的分数,真是惊掉下巴。我想到大二有次比赛我负责演讲环节,刚讲完第一自然段我完全就忘记接下来是什么了,最后把记忆里的东西面不改色扯出来,还拿了第一名,真的是哭笑不得。面完的当天中午我给男票汇报了面试的细节以及我的回答,我觉得自己可能得退到60开外了,他赌我能到30名左右,赌一杯喜茶,最后我输了,第一次和别人打赌输掉。
面试完后我就彻底开始着手解放自我。宿舍有个学霸又开始焦虑,每天自习到很晚,我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自信,导师都没找好就开始了咸鱼一般的生活。也许对于我来说,最难的永远还是过自己学校保研这一关吧。我心里看得特别开,能选到喜欢的专业喜欢的导师最好,大不了我就去冷门专业,反正我一定能在zz找到书读。
躺尸了好几天,我又翻出了zz去年的导师名单,重新开始做功课。对于选导师我心态比较好(也许是听男票讲他们研究生和导师的那些事我就看得比较开了),我始终觉得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最重要,我也不强求博士,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直博。我花了好几天做功课,最后勾选了5、6个意向导师,发给了之前认识的zz的学姐(就是在招聘会上认识的那个)。学姐人特别好,大笔一挥,就都给我划掉了。天啊噜,我开始着急了。学姐是放疗科的,她推荐了两个放疗科的老师(一男一女)。女老师是个女强人却待人温和,据说课题组里都是群温文尔雅的小哥哥。男老师很实在很佛系,很爱惜学生。我当时对放疗科一无所知,知乎、百度、微信、微博……所有我能搜集放疗医生日常工作的途径我都查了一遍,发现这个专业还不错。嗯,当时的我并没有考虑zz的放疗科实力如何,也没有考虑自己的脑子学不学得来那些数学物理,反正就立刻拍板了。等着zz放出导师名单就开始联系。
然而这么一等,就等到别的医院都开始复试了,zz连名单都没放出来。我身边的同学又开始北京上海到处飞的日常,我继续在宿舍吃瓜。到月底,名单出来了。万万没想到,zz今年改革,一大批过去的博导被砍成了专业型博导,不能招推免生。而zz学硕的名额今年也很少。各种情况下,我的选项里只剩下了放疗科的那位男老师。于是最大的矛盾出现了,那就是专业问题。放疗科还是肿瘤内科(化疗)?根据我之前对放疗科的调查,我对放疗的好感度更高,在不考虑智商的情况下,我更希望自己多学一点技术,而且放疗科老师佛系的生活态度也更适合我。嗯,我是个特别特别讨厌别人催我命令我在短时间内帮他干这干那的这种感觉。于是乎我和男票花了一个下午用于说服我妈(我妈觉得放疗科危害身体健康,而且不怎么临床)。这里点名表扬男票,鬼斧神工般地帮助我那个固执的老妈接受了我的选择。
确定好导师后我立刻找那个师姐帮我联系导师。我当时在和小伙伴吃烧烤,突然导师通过了我的好友申请。我紧张得不行。(我这个人一向嘻嘻哈哈没个正经)男票提醒我千万别给导师发表情包。结果,导师在微信上话特别多,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后就开始疯狂劝退,让我不要选择他这个名额。里里外外帮我分析了超多现实问题。我真是震惊了。怎么办,先行缓兵之计,我跟他说我考虑一下明天回复。于是我绞尽脑汁说明了我为什么要读他的学硕以及我如何规避那些问题。结果导师又发回长篇大论,将我的理由一一驳回。也许是被一个导师愿意给一个陌生人敲这么多字感动了吧,我愈发坚定要读他的研究生,又回复了他一些我的真心话。没想到导师还是一一驳回。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仔细分析后觉得他其实不是对我不满意,是真心实意地觉得他的学硕不好读。怎么办,这么一来一回我觉得他真的太适合我了!后来和男票商议一通,决定改变策略开始夸他,最后诚恳地请求他给我一个读书的机会。嗯,他答应了。于是在zz名单放出来的第二天下午晚饭前,我找好了导师,还是一个我喜欢地不得了的导师。(在确定了意向后,我导师真的各种暖男操作,各种开玩笑各种表情包,我开始疯狂向男票秀导师哈哈哈)后来zz的佛系操作我也不多说了,我等到国庆假后才去复试,虽说这个面试没有什么人竞争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准备了,就觉得导师人这么好这么信任我千万不能丢人。结果,那个面试实在是太,简,单,了。不过我发现,zz的老师都炒鸡nice。有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面试的最后开始说教,告诉我zz对科研要求比较高,让我好好珍惜实习的这一年。我差点就要表达我这一年好好看文献好好学科研技能的决心。结果那个老教授继续说“所以你这一年一定要好好干临床,该看病人看病人,该跟门诊跟门诊。”我???离开医院回酒店没多久便收到了预录取通知。当晚和另一位眼科的师姐约了一面,得知zz食堂很好吃,奖学金很高,明年可能要住那栋新修的宿舍楼。幸福指数爆棚的一晚。
我折腾保研的这么四个月就这样结束了。除了夏令营,其他都算是顺利。总结了几点:1、前四年的积累很重要,无论是成绩还是临床思维还是前沿学科进展还是英语能力,能不抱佛脚就不抱,毕竟永远都不知道面试会被问什么问题。2、早点明确方向的好,省时省力,还用不着最后无头乱转,也不用因为好几个offer但个个都不是100%满意而苦恼。3、面试上相比于你具体说了什么,表达更为重要,充分展现人格魅力能事半功倍拿高分。4、找个人陪你练吧,再次感谢男票最后那3周的牺牲。5、心态要稳住,一定要有信心,不到最后一刻输赢永远都是未知数。在面试场上遇到的所有奇葩问题都要淡定淡定淡定。6、没必要为了保研去疯狂刷文章,也许对夏令营和找导师有帮助,但对于hx的保研面试老师更关注于你的想法和思维。
最后是一通感谢。谢谢老妈,谢谢biabia,谢谢宝清姐,谢谢曹学长,谢谢所有被我叨扰过的老师和同学~想到四个月前男票跟我赌,他说今天的我一定能去到自己想去的医院,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真好,他又赢了呢。
© 本文版权归 Rb is Joll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