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偷懒时间
我从新街口开始,向北海北走去:先穿过百花深处胡同,到护国寺街上,天气很冷,游人依然很多。我慢慢地走着,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这样走着,就足够幸福。当周围很嘈杂,而你孑然一身的时候,可以感到现实正慢慢地与你拉开距离。


恭王府的琉璃瓦
我始终认为,人须得有想象力,才会有快乐。要离现实远一些!走着,想着,你回过神来,这条路上驶过和珅的马车,跑过辅仁大学的学生,还有梅兰芳先生,也许你正站在他以往看报的地方。一步一步,你的步子一点点覆在前人的脚印上。原本乏善可陈的一切,都鲜活了起来。
走进梅兰芳纪念馆的时候,你听见电子音响里在放穆桂英挂帅,展览本身,倒是平庸普通,有意思的是梅家这个四合院,东厢房、西厢房,让你想起巴金的《家》,想到张爱玲的小说,于是你八卦又无聊地想着,梅家的家长里短。东厢房和西厢房的争议。
你又继续往前走,预备去恭王府。
然后你就看见了辅仁大学旧址,如今成了北师大的西城校区,你又想起那两道不该错的文综题,多好看的校园啊,多美啊。你左转右转,很想看看当年鲁迅演讲的教室,很想知道陈垣教授是如何向他递了小纸条,如何助他从后门逃走的。
到了恭王府,是沸腾的新天地。黄包车夫在招揽外国游客的生意,夕阳红旅游团挤满了景区。而你穿过人潮,看见阳光掉在琉璃绿瓦上,想到大观园。一点一点看,在中国的历史之外,这里还有丹麦皇室刺绣艺术展,洛可可也好,清朝玉器也好,王爷朝服上的金丝盘扣也好,一切只让你觉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然而,这一切,最终都消散了,是一点一点rotten from the inside。生命就像风一般,来去之间有那么长的时间过去,却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只有这些院落,这些小街留存了下来。

梅兰芳扇面

马可波罗曾说,北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但你知道,不必当真。
来自 豆瓣App